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宋之罪州崛起>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应试

滚滚乌云于天空聚集,时间来到七月末尾,大宋南北各地局势日渐平稳,岭南的暴雨却接连下了好几个日头。

涛涛湘水之上,一艘满载货物的漕船正急向码头赶去,试图避过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漕船两侧,数百个纤夫赤着臂膀,呐喊着整齐的号子,每次声音落下,漕船前进的度都会再快上几分。

“官人,照这样下去,暴雨来前怕是还到不了潭州。”

漕船甲板之上,年纪约二十上下的青年人向远处张望了一眼,开口言语。

在他身侧,正有一姿容不凡的少年持卷而读,风中荡起的细碎雨滴偶尔掠过面颊,却丝毫没有让他动容。

“七郎,传个信让正则下去招些人手帮忙,他本地人好商量些。”

“唯!”毛英犹豫了下方才点头应下,急匆匆跑去了。

“苏师早早就让我选礼记为大经,如今看来果然有先见之明”

少年人无奈看了眼神色慌张的手下,笑着放下了手中书卷,熟悉的标点符号依稀浮现。

向前观望,暴雨将至,整个潭州城外都忙碌作一团,吕方和毛英正在招揽人手帮助停船。

此次北上潭州,来到这湘岭要剧,吕璟自然是要全心全意参加马上开始的州试,不过恰逢四海商会和一些郴州本地商人要派人来潭州拓展商路,所以才有了毛英的同行。

大宋朝的科举分为sān_jí,吕璟前身虽然早早通过乡试拿到秀才身份,但想要参加如今在东京举行的省试,依旧要先通过州试才有可能。

不同于后世全国统一的高考,宋朝的科举每年考试名额都有固定数目,由政事堂根据各路不同情况予以分配,称之为解额。

想要参加科举的士子必须先取得解额,才算是拿到了通往最终考试的入场券。

荆湖不比江浙等地,虽然有岳麓书院的存在,这里的文教依旧难以称得上兴盛,每年的解额自然也不多。

根据今年新公布的旨意,整个荆湖南路一共才只有两百解额,要平均分配给三千余考生,对吕璟来说依旧不是个简单任务。

四周的风声越来越大,在重金允诺下,毛英终于雇佣到了一批精壮汉子,帮着船队在暴雨来临前于码头停靠。

到了这里,吕璟和朱勔等应举士子也就6续开始和船队分别,等待三日后州试的开始。

“大郎,你说这恁的老天爷,下了几日都不停歇,怕是要考不成了。”

潭州城头,朱勔恨恨的打开油纸伞,才刚迈步,就被巨大的雨势又逼了回来。

“朱大哥放心,总不会断了你的前途。”吕璟闻言不禁一笑,这家伙怕是巴不得不考试才好。

回身观望,此次东江湖书院达到年龄,又选择在潭州参加州试的人并不多,除了吕璟等人外,就以江浙士子为众,为者正是钱家少子,在书院中有钱袋子称呼的钱克年。

后者似乎也注意到了吕璟的视线,轻蔑的撇嘴一笑,伸手朝雨幕中轻指,一辆装饰奢华的车架已经冒雨而来。

“咱们走,此去青云上九天!”钱克年神态嚣张的上了车架,一众江浙士子也随行而去,似乎一刻也不想和吕璟等人多呆。

“我们也走吧,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面对钱克年的挑衅,吕璟神态自若,朝吕方点了点头,后者很快雇来了车架。

雨势连绵,一路上朱勔和支华二人叨念不断,对钱克年可谓是怨念深重,吕璟却始终沉默。

相比较和一个钱家后辈计较,更让他在意的是此次州试的消息。

此前朝廷已经下了明令,在左相章惇的奏请下,哲宗恢复了王安石执政时期推出的三经新义,再次废除诗赋、帖经、墨义,转而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这一方面是新党为了确立地位的举动,另一方面也给各地士子带来了挑战。

以潭州为例,此次州试主考官正是和吕璟有过几面之缘的曾肇,曾氏书香传家,他的水平自然不必多说。

可是曾肇严格算起来并非新党众人,理念也会有所差异,每个士子答卷时的选择就成为问题。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应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