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宋好官人>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国人的土地情结
家道中落了,还能有几百亩田地给败一下。祖田都卖光了,那这个败家子也是真无药可救了。

其实,如果苏熙没碰到张正书,那他就是典型的败家子。鼓搞着不赚钱的玩意,钱银却投进去不少。

这种事在宋朝不算少见,再大的商贾,哪怕是像曾家也好,不也在杭州城外有上千亩良田种桑养蚕吗?

不过是由于中国人太怕饿肚子了,也太怕遇到天灾人祸了。有田地在手,中国人才会觉得心中安稳一些。不是中国人对土地有特别的感情,而是土地就是中国人的命根子!是传宗接代,是延续家族的屏障!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年头,这种做法太普遍了。因为种地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可终归也饿不死啊!要是做了地主,小心积蓄,还能再次发家。

土地,就是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角。

每一次改朝换代,无不是与土地息息相关。

要跳出这个怪圈,就必须要提高生产力。其中,农业生产力是最不可少的。做个假设,如果正史上英国佬连饭都吃不饱,他们能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吗?肯定不能,英国佬通过黑奴贸易,获得了大量不要钱的劳动力,为他们的殖民经济、大庄园模式尽情压榨,同时又赶上了蒸汽时代,这才进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再加上英国佬有那么多的殖民地,粮食肯定不用愁了。

中国不需要这样,因为中国人太能生了,不需要掠夺奴隶,只需要解放农业生产力,就能拥有不少空闲劳动力。

所以,在宋朝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宋朝更有优势。可惜的是,朝廷诸公把人口众多当成了负担,一天到晚都在担心养不活他们,是不是要起来造反。...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六章:中国人的土地情结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