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汉中王传>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

看到与郭嘉颇有几分相似的李恢,不免引发了刘征的故人之思,但故人终究不可再得,刘征收起了思绪,又对李恢抛出了严肃的问话。

李恢迟疑了片刻,这才将心思袒露出来!

“匹夫求生,丈夫求志!太史公曾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恢不才,欲求志于庙堂,故敢冒死生之险!”

这才是真正的内心的想法,一开口便是家国大义,那就未免显得有些虚幻了!当然,还是有不少这样的人,不过以李恢的身份,不过区区一县令,若只说为了家国大义,那就有点假了。

李恢说出了真实想法,刘征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是如此,德昂便与本王说说你的志向吧!”刘征进一步问道。李恢见刘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表情已经没有了刚才那般严肃,于是便放松下来说道:“臣闻江东孙氏帐下有一骁将名唤太史慈,此子常与人言‘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李恢不才,亦

有此志!”

李恢说到太史慈,刘征一下子又想起当初在琅琊的时候,正是太史慈放了自己一马,方才逃脱出曹操的追击!

在刘征的心中,那太史慈的的确确是个人物!是个英雄!

想不到远隔数千里,李恢竟然也曾听闻太史慈之豪言壮语,可见天下英雄不止相惜,亦能相效!“好!德昂有此志向,不愧一时豪杰!本王曾与太史子义有过一面之缘,可惜未能收为己用,昨日之憾,今日可补!昔失子义,今得德昂,苍天待本王不薄!此番南中平叛,便是德昂施展拳脚之时,若能有

效,本王必助你达成志向!”刘征不禁为李恢壮声道。

“汉王!臣……李恢蹉跎半生,今得运如此,此生无憾也!”

李恢听到刘征鼓励的话语,一时激动的不知所言,只管出座埋头便拜。

面对南蛮一役,李恢其实已经证明了自己。刘征知晓李恢绝不是夸夸其谈之辈,今又听到了李恢的志向,心中也觉高兴,于是上前将李恢扶起。

“德昂世居南中,对南中风俗民情当是了若指掌,本王虽有雄兵,但对南中真正情势却不甚清楚,当借德昂之力平之!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请德昂详细为本王分解!”

刘征与李恢交谈良久,大体上了解了李恢是个怎样的人,这才说起了当前的局势。

现在刘征手下,最是缺少李恢这样的人。若说排兵布阵,设计伏谋,刘征手下不缺,独独缺少真正了解南中的人。

李恢从刘征的话语中感受到了真正的重视,知遇之情油然而生,随即便开始与刘征详细述说南中情况,事无巨细,一一说了出来。

两人一直交谈到深夜,李恢将自己所了解的一切都陈说与了刘征,刘征听罢之后,不禁感慨道:“对南中了解之深,恐无人能出德昂之右啊!今日局势,德昂以为本王该当行如何策略?”李恢略加思索,庄重的对刘征建议道:“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也!如此反复,久有掣踵之忧。为今之策,不过两端。一者殄尽蛮夷,分而化之,以除后患;二者宣示汉威,收服

其心,以夷制夷!”

“请细说其优劣!”刘征接着问道。“所谓殄尽蛮夷以除后患,正如汉王当年北屠鲜卑。不过南中蛮夷又与鲜卑有所不同!其夷类繁杂,各有渠帅,多如牛毛,如夜郎、滇、昆明、哀牢、嶲、邛都等。纷繁复杂,各据其地,小者千百邑落,大者数十万口。南中汉民户口,尚不及蛮夷诸种。故所谓殄灭夷类,首在诛其豪帅,杀伤当在数万至十数万口上下。如此则蛮夷尽散,然后收罗其众,迁徙异地,改换其俗,数十年后,蛮夷之风或可渐除。

只是如此一来,汉王兵马需镇守南中十年左右。”

李恢说的这个办法,无疑是个浩大的工程,刘征不免陷入了深思当中。

“德昂此法,似与我大汉对待匈奴之法无异啊!匈奴内附,今已百年之久,成效似并不显著。若施诸南蛮,真的可行么?”刘征不


状态提示: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