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锦绣>第八百六十章 房山
徐有道愁眉苦脸的说道:“回大人,正是如此!”

“不对啊,本王在京城听说过,一个七品县令每年俸禄一千二百银元,你怎么过的如同穷鬼一般?”

“大人,俸禄是足额实发的,但是这些钱要供养下官一大家子,其轿夫、随从、帮闲这些都需要下官出钱,所以一千二百银元也是将将够用!”

朱渊听徐有道这么说皱眉道:“徐有道,你是不是以为本王年纪小不知道,父皇当年在广州已经下令,所有县胥吏的俸禄都有国家财政出!”

徐有道这时才知道面前这个年轻的钦差是皇帝的皇子,不过徐有道官小职微,也不敢问为何钦差换成皇子了,现在听钦差大人问起赶紧大倒苦水。

“大人有所不知,县有国家财政拨款的只有六十五人,但是房山地处京师重地,每年徭役繁重,同时还要征收粮饷、处理地方事务,这六十五人除去县丞、主簿、典史、三班班头、六房书办,还有三个师爷,只剩下四十九人,实在不够用啊,没办法只好由县里雇佣帮闲、白衣等百余人。”

朱渊一听这么小一个房山县要自己雇佣一百多个帮闲,这钱都从哪里来的?

“国家不给你们拨钱,也不许收火耗,这些雇佣人手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朱渊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这次起行前也找人恶补过地方财政知识,知道从父皇推行新政以后,地方财政最大进项火耗已经没了。现在这个房山县还有钱自己雇人,一定还有其他进项。

徐有道看了看朱渊,这件事他本不想说,但是钦差问起没办法,徐有道只要将实情说了。

“钦差大人,国家是不许收取火耗,但是本县还需运营,没办法只要从当地大户借钱!”

“借钱?你的县衙都穷成这样还有人借钱给你?”

徐有道看到朱渊生气,也低着头不说话。边于成龙久在地方,虽然县衙的行政运作他不懂,但是民间一些陋规还是知道一些的。

于成龙来到朱渊身边低声说道:“王爷,虽然不让收火耗了,但是县里还是要收赋税的,所以县在缺钱时去借钱,将收税的权利抵押给大户,反正县只管数额,钱够了行,至于从谁手收的,收了多少这些不归县管了。”

朱渊一听这还得了,国家新政赋税征收是按土地要钱,现在房山县可好,将收税的权利抵押给个人,这不将本来全民征收的赋税强加到那些无权无势的小百姓头了吗?

朱渊刚要发火,看于成龙对自己连使颜色,示意自己不要管。朱渊看于成龙有话要说,只要压下火气,将于成龙拉到一边,然后低声问道:“老师,可有什么事要跟学生说!”

于成龙低声说道:“王爷,房山县这里不是个案,可以说全天下都是这样,再加王爷这次的差事是河南贪腐案,房山归北直隶管,不归王爷该管啊!”

“可是老师,难道眼看着这个房山县如此曲解朝廷律法吗?”

于成龙叹了口气说道:“王爷,其实这也并不能怨房山县,前明县级赋税每年给本级留下一成,用于每年县衙的用度,可是万历年间为了三大征,开始将所有赋税都收了去,然后按照每年的用度申请下拨。但是缴好说,想要下拨难了。所以这些知县为了县衙的运营,每年都要多收取赋税的一成到两成。崇祯五年后开始征练饷和剿饷,北方各县更是征收不来,没办法只好将税收交给专业收税人来收,实行包税制。但是这样钱是收来了,北方各省也烽烟四起了。”

“老师,父皇不是在广东废除三大饷了吗?”

“王爷,废除容易但是实施起来难了。包税制已经实行多年,各地都有一批既得利益集团,想要完全废止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朱渊听于成龙这么说叹了口气说道:“老师,这才离开京师多远碰到问题,那你说河南的问题是不是房山这里还要严重?”

“王爷,正因为河南水太深,所以王爷到了河南要多看少问,咱们只要将实情汇报给陛下行了,怎么决定是陛下的事情!”

朱渊现在只有十五岁,


状态提示:第八百六十章 房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