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锦绣>第九百四十六章 有变
古有两条路,一是减少其人口二是分裂出更多部落。

第一点就是减少蒙古人口,其实当年金朝也曾采用这个政策,只是执行方式不同,金采用的是减丁政策,每隔几年就派大军到蒙古草原去杀一轮,对蒙古有影响力的王公也会诱捕杀之(铁木真的爷爷俺巴孩汗就是被金皇帝钉死在木驴上的)。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减少蒙古人口,但是副作用太大,负担很重,并且能激起蒙古对金的强烈仇恨。

而满清要聪明的多,也隐蔽的多。清初,朝廷就在蒙古大力推广黄教,财政给予巨大补助,入黄教的不能婚育,但是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非常高,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蒙古黄教繁盛异常,蒙古人口却从清初的五百多万锐减至民国初年的八十多万,而同期中国人口从清初的六千万增长到了四亿。满清的政策隐蔽而成效显著。

第二点是尽量分化瓦解蒙古大部落,满清坚决反对蒙古部落统一。朝廷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在蒙古的部落纠纷之中,抑强扶弱,同时划定各部落的牧场的地区,任何部落不能越界牧马,更不得部落兼并,违者中央政权就会出手打压。满清的政策隐蔽而又卓有成效,经过清初几任皇帝的持续打压,蒙古一蹶不振,根本对中央政权行不成有效威胁,基本解除了困扰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北方边患。

而朱宏三对付蒙古基本上也是这两招,分化瓦解大部落在朱宏三一进入蒙古就在干了,不让额哲杀光喀喇沁就是一个例子。现在朱宏三看到蒙古活佛札那巴札尔,更是将最为重要的一条抛了出来。

札那巴札尔听朱宏三说完心中挣扎半天,最后利益还是战胜理智,札那巴札尔刚要开口答应朱宏三,哪知道关键时候出现问题,大帐门口出现一个小喇嘛,正是跟着札那巴札尔来的僧侣。

那个小喇嘛眉清目秀,朱宏三一看就知道这个家伙是札那巴札尔的面首,没想到这帮活佛也喜欢玩这个调调。不过朱宏三想到后世欧美基督教那些教父,不也喜欢y吗?看来这帮宗教骗子一个个心里空虚的很,都需要一根棍子填补自己后面的漏洞!

那个小喇嘛不知道朱宏三的龌龊心思,进帐后先给朱宏三行了一个礼,然后趴在札那巴札尔耳边嘀咕起来。

朱宏三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看了看身边的通译,通译也摇摇头表示没听清。

札那巴札尔刚开始还面色如常,但是听小喇嘛说完后面色开始凝重起来,站起来笑道:“明朝大皇帝陛下,小僧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小僧先告辞了!”

朱宏三一看刚才这个秃驴都要答应了,怎么突然变卦了,朱宏三赶紧问道:“大和尚,那刚才说的你答应了吗?”

札那巴札尔这时已经走到门口,听朱宏三这么说转回身来说道:“陛下,你们先解决你们的事情,只要你们内部没问题,小僧这边也没问题!”

内部没问题?朱宏三听札那巴札尔这么说就是一愣,难道自己这边出什么事了?

札那巴札尔刚走,朱宏三的一眼连襟班达尔沙就走了进来,他进来后马上说道:“陛下出大事了!”

看班达尔沙这个样子朱宏三赶紧问道:“出什么事了?”

“陛下,刚才额哲传来消息,不知道阿巴亥部从哪里听说的,他们知道林丹汗的囊囊大福晋还活着,并且林丹汗还有一个遗腹子阿布鼐!现在阿巴亥的郡王额齐格不答应,非要迎回他的外孙阿布鼐来当蒙古大汗,说额哲只是满洲人的狗娃子,不配当尊贵的蒙古大汗!”

眼看自己的计策就要成功,没想到半路出来这么一档子事,朱宏三气的揉着额头问道:“阿巴亥又是什么鬼?是什么来头,实力怎么样?”

班达尔沙知道这个皇帝不了解蒙古详情,赶紧在边上解释阿巴亥部的来历。原来阿巴亥部是蒙古最古老的部落之一,阿巴亥在蒙古语中是叔叔的意思,当年这个部落的始祖是成吉思汗的同母弟弟布格博勒格图,也算是东道诸王之一。这些都没啥,只是这个阿巴亥当年和林丹处的不错,林丹娶了阿巴亥


状态提示:第九百四十六章 有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