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四〇六章 全灭
听声音最少是十发速射,结果可想而知。摇了一下头,自己的手下还没有加入呢,土匪不会就给炮兵干完了吧!随即又想到上面包围土匪,不使用过漏网的命令,就朝两边的手下喊到:“留下一个班打扫检查战场,搜集四散的马匹,防止还有活口;其他人,立即按原先分配的方向位置,展开行动,距离拉大一些,包围圈放远一些。说不定还有土匪逃出去了,我们向西北方向搜索前进”。

猪下爬(山)方向,炮击的情况和箐坡战场差不多。留在此处指挥的匪首张兰芝,在第一轮炮击中就毙命了;一发80迫击炮炮弹,要巧不巧的就落在这家伙身边四五米的地方。爆炸后一个弹片,恰好穿过围在张兰芝身边被气浪冲开的小喽啰身体空隙,从这家伙胸膛正中穿过,当场就留下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张匪首虽然没有马上毙命,但肯定活不了。要只是这样这家伙还能苟延残喘一会儿,可惜随后飞来的炮弹,就在他身边爆炸,在一条腿被炸飞之后,这个横行于黔东南地区七八年的匪首,就这样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两处土匪大队人马基本上就这样被火炮干掉了。匪首按照常理让部下的密集集结,给刚才的炮击创造了非常好条件。而李树峰让炮兵使用的,又是包头兵工厂最新出品的新型迫击炮,杀伤力比起之前的要提高不少,战果自然也不一样。各位可能有人要问了,怎么一个新式*,之前赵家军的迫击炮不是很好了吗,包括*。这里我花点时间给大家说一下。

因为赵一天的出现,迫击炮这种步兵最佳的支援和伴随作战的压制兵器,因为其轻便灵活和可以打击隐藏在遮蔽物后方目标的武器就被他提前制造了出来。受制于当时的工业技术,以及制造者们的学识眼光,尽管赵一天这个穿越者把图纸画的再精确再详尽,生产出来的东西还是和后世的有差距,*就是这样。

这一时期一战各国迫击炮已经初具雏形,但一个个都是体积庞大行动不便(相对于后世迫击炮)的笨家伙。其所使用的炮弹并非后世的水滴形,要么是从其他口径的*炮改装而来,要么是用*改装而来,炮弹在飞行时很不稳定,准确性自然也就低。赵家军兵工厂生产的*,虽然按照赵一天的要求设计成了后世水滴形那种形状,但这一款迫击炮炮弹还没有能达到赵一天的要求,只能勉强准备部队使用。

一九一五年欧洲战场上,中国欧洲远征军所携带的小型轻便迫击炮,让英法军方非常羡慕和惊喜,英国方面立即下令国内开始研制这种武器。在参考了中国人的迫击炮之后,英国机械工程师佛莱德·史考特·斯托克为英**方设计出了一款和中国人迫击炮差不多的英国迫击炮,经军方检验以后开始大量制造并投放给前线英军部队。不过这款迫击炮的炮弹,是尾部带有尾管的圆筒形炮弹,没有控制炮弹飞行的尾翼,落点和目标相差也很大。

经过一年多的再研究摸索之后,包头兵工厂迫击炮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终于吃透了赵一天提供的资料,掌握了*稳定飞行原理和减小空气阻力的原理,改进了原来的炮弹外形,制造出了新的水滴形*,增加了*空中飞行的稳定性和目标的准确性。另外对炮弹的外壳也做了工艺处理,使其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均匀,增加杀伤力。不但如此,技术人员还改造了迫击炮架弹性连接的缓冲机,以缓冲迫击炮射击时炮管对脚架的冲击,稳定了射击精度。

李树峰使用的迫击炮和*,就是改进后的产品;这批产品最早的运往欧洲战场和西亚战场,装备那里的远征军,剩下的才开始装备国内部队。新组建的几个陆军师,也只有广西、贵州、四川的装备这种小型火炮,谁叫那里的地形和匪情比较特殊呢!也正是占了这个便宜,才让李督军手下炮兵们的射击能够如此的精确,对土匪的打击战果如此大。

回头再来看土匪的情况。炮击虽然猛烈而集中,还是有少数腿快加上脑子也快的土匪躲过炮击逃出生天,不过这些已经是土匪中的少数,两处山凹加起来也不过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四〇六章 全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