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楚臣>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
管理、专门从事兵甲战械制造的工师匠工,已经超过一万人,但即便如此,所生产的兵甲军械战船,已经赶不上兵马扩编及战事消耗的需求。

这还是利用大量水力器械用于兵甲战械的铸制,要不然当下的生产规模都未必能满足三分之一的需求。

“君上与诸大人起于微末,其时形势危厄,退无可退,窥得一线胜机,当勇猛直进,不惧凶险,然而此时河洛形势初定,谋国还是当用正兵,”顾骞讲得就很直接,感慨的说道,“想当初先帝南征北战,兵锋甚锐,除君上守淮西固若金汤,此外再无一人乃是先帝的敌手,却最终难防河朔之变。此时君上虽然与楚廷君臣及蜀主都订立和议,但不意味这背后就没有半点的变数——有前车之鉴,臣以为不可不防。”

“进攻荥阳,当以禹河冰封之期为限,不能在那之前攻陷荥阳,还当要有后备手段,防止敌骑冬季时会大规模跨过颍水,进攻许陈汝蔡诸州。”韩元齐说道。

“……”陈昆沉默片晌,坚定的说道,“攻荥阳,陈昆愿率先登精锐披甲执锐战于城上。”

这么多人反对这个冬季打大会战,陈昆也不会固执己见之人,当下他也不想做这个攻城的主将,只希望能直接统领登城精锐,争取能赶在禹河冰封前攻下荥阳城。

唯有如此,才能不放梁师雄逃走。

韩谦沉吟片晌,点点头,答应陈昆的请求。

讨论过一番之后,韩谦便调整新的任命。

他将李秀、苏烈、冯璋、何柳锋、沈鹏、赵慈等两万五千多精锐骑兵旅、步战旅,以及密县俘掳的兵卒以及从密县征调的青壮男丁,连同从许、陈等地征调的民壮近两万人,都编入荥阳前锋大营,作为进攻荥阳城的主力。

任命赵无忌为前锋大营主将,直接主持对荥阳的攻城战事,以陈昆、李秀为副将,李秀率骑兵负责侧翼的防卫,陈昆负责直接攻城作战。

此外,在虎牢关以及陈桥寨方向,也就是西线、南线各编两支后军,负责粮秣军械等物资的转运,以及侧翼的警戒及外围战事。

为保障河洛诸县的民壮、物资能源源不断的及时运往前锋,韩谦使韩东虎兼领虎牢关镇都指挥使,同时还将进入北岸王屋山作战的诸部兵马,整编为新的一支步战旅,使陈元臣任旅都指挥使,以便在虎牢关镇都指挥使的节制下,更好的牵制、打击孟州守军。

…………

…………

荥阳城北临禹河,东城门外的低陷地水被禹河大水淹没,而荥阳城西城、南城外侧皆有深濠环护,城门处还建有坚固、结构复杂、难以攻陷的瓮城。

当然,这也使得守军想要出城反攻,通道极为有限。

前锋大营除在西城门及南城门之外修造坚固的营寨,将守军限制在荥阳城无法出城反攻,前期营寨修建的重心在东翼。

大量的松木从嵩山之中砍伐下来,一车车石泥从南面运来,浇灌钢筋混凝土为营寨的墙柱,两排栅木墙之间夯以黄土,外侧再开挖深壕。

倘若这个冬季,敌军增援荥阳的兵马规模没有大到无法抵挡的程度,韩谦考虑着还是希望赵无忌率前锋兵马,能坚守在荥阳城下,不往南面的巩县、虎牢关撤退。

这样的话,敌军在这个冬季,就没有可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资,在荥阳城往东到武陟之间修筑一条堰道。

这时候,敌军要么就硬着头皮进攻前锋兵马的营寨,要么就只能灰溜溜的放弃荥阳,赶在来年春季之前都撤回到北岸的禹州以及贾鲁河以东的武陟、汴梁等地去。

当然,蒙军与东梁军要是在冬季集结起来增援荥阳的兵马超过十万,有能力反过来将前锋军包围在荥阳城下,切断前锋军与两翼的联络,韩谦则考虑赶在禹河冰封前,将前锋兵马提前从荥阳城下撤出来,等到来年再考虑新的作战方案,不急于一蹴而就。

因此进入九月之后,即便赵无忌、陈昆他们在荥阳城前摆下上百架旋风炮轰砸城墙,甚至小规模组织先登精锐附城进攻的同时,韩谦还要求他们要不断


状态提示:第七百三十九章 间隙(二)--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