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唐末昭宗>35、李晔说古
说了算的情况下,朝廷还怎么相信军人?

于是乎,先帝们想到了宦官。首先这些人是自家的奴仆,忠诚度上要好于外人。而且他们无法生育,自然也失去了造反作乱的必要条件。可时间久了,事情又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所以,大唐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制度出了问题,随即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使整个国家都陷入混乱之中。”

李松看周边的人都陷入沉思,又开口问道:“圣上,两税法、盐铁专卖之后,朝廷的收入骤然增加,可为什么还是不能翻身呢?”

李晔道:“德宗皇帝虽然无能,但是攒下了大量的资财,这才有了宪宗皇帝的中兴之举。武宗皇帝清扫沙门,才有了宣宗皇帝大中之治。不过这样的中兴就像萤火虫似的,亮几下就熄灭了,你们考虑过背后的问题吗?”

“臣等不知。”这下子连陆扆都开始大摇其头。

李晔道:“因为朝廷缺钱,百姓贫苦。两税法看上去便利,但是天下沙门纷纷大修佛寺,造成百姓手中有物无钱。每到交税百姓就得贱卖出产,换取可以完税的铜钱。一进一出,百姓大半的收成都化为乌有。

加上那个堪称奇葩的盐、铁、茶专卖制度,搞得百姓根本吃不起盐、买不起铁器。最终的后果是整个社会的壮劳力都处于身体虚弱的状态,加上他们只能使用粗劣的农具生产,又如何能提高粮食的出产。

偏偏朝廷的大人物对此视而不见,一再的增加税收。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不逃入深山,或者到高门大户寄名为奴,恐怕都得饿死。试问这样的朝廷,还有谁会拥护?

所以高仙芝、黄巢振臂一呼,天下百姓无不景从。还好黄巢不是那块料,否则大唐这个时候已经亡了。”

李松听了心中已经有所感悟,但嘴里依旧恨恨说道:“都是黄巢这厮,否则大唐也不会危如累卵。”

李晔却说道:“此事也不能怪他,如果朕处在他的角度上,照样会揭竿而起。”

屋里的人听了,脸上纷纷露出尴尬之色。

只有李松笑道:“圣上,如果你是黄巢如何才能不败?”

李晔道:“黄巢是被什么打败的?你真以为他败在军事上吗?其实黄巢是败在粮食上。从西到东、从东到西,他就没个根据地,这样的流寇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朕是黄巢,在打下广州之后,会以此为根据地,并派兵进攻江南。只要截断朝廷的财赋之地,任你是千军万马也得灰飞烟灭。”

就在众人沉默不言的时候,李晔说道:“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后天你们都交作业,写得好的有赏,写得不好的要打手板的。”

“哈哈哈。”就在众人大笑的时候,忽然有人进来传报。

“圣上,凤翔李茂贞有本上奏。”

(本章完)


状态提示:35、李晔说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