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朝大官人>第四十一章 堪为人子!

真要是如此,这可就热闹了。

别的不说,枝江县在湖广那绝对是出了名了!

当然,考个鸭蛋回来,这名其实早就出了。

不过还可以扯着诸如“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之类的话来解释,可如果提学大人借岁考来个大清洗,这枝江的名声,就算坐实了。

刘炳炎的头上都冒汗了,真希望来几碗芊雪坊的细冰败败火。

对了,刘炳炎一拍脑袋,立刻命人跑去,弄了十碗细冰回来。

范提学这冰自然也是吃过的,可是这细如雪泥的原始版本的冰激凌,还真是第一次吃到。’一时间大为高兴,酒桌上的气氛为之一缓。

刘炳炎还留了个心眼,借这个机会,让手下快马加鞭地赶回去,到县学通知那些生员老爷们,赶快做些准备!

所谓“乞丐怕狗咬,秀才怕岁考”,岁考对生员而言,那可是仅次于科考乡试的大事了。

这秀才升附生,附生升增生,增生升廪生,都是由岁考升级而来的。

县学里的生员,最次也是附生,可廪生那才是最高待遇。

秀才的特权,生员全有,诸如免徭役,穿长衫戴方巾穿长靴之类的。

可是廪生是带工资的,吸引力自然巨大。

而且因为廪保的关系,每逢显示府试院试,廪生都可以坐收一笔银子。

童生众多,保谁不保谁的,多得是人情。

这就是资源,就是银子啊!

所以多年来,廪生都是极力要保着自己的位置,附生增生的则全都眼巴巴往上爬,或者希望上边的掉下来,好递补。

这一岁考,无疑要重新洗牌了,往年还可以靠着教谕训导的做些手脚,今年,是甭指望了。

岁考地点,青田社学。

提学大人的行署,也设在了青田社学,连枝江县都不来,这决心可见一斑。

县学召集下属的廪、增、附生,到提学行署填报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三代履历。

再由行署属吏造具生员的升降、丁忧、改名、病假清册,送提学大人过目。

这里面就有那奸猾的,报了丁忧,结果被提学大人直接点了出来,查实情形,一顿板子打个半死,直接革去了秀才功名内容。

众生员胆战心惊,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岁考吧,最不济,也就是丢了功名罢了。

岁考考一等的,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廪生。

二等无升降,廪生停廪米,也就工资没了。

三四等算是及格,没有奖励也没有处罚。

五六等则由蓝衫改着青衫,由县学改入社学,称为“发社”。

这就丢人的,等于是向所有人宣布,你不及格了。

再有不堪的,就不要说等地,用戒尺戒板打手心,革去秀才功名,家里呆着去了。

所以这岁考考好了,有面子有里子,考不好,那就是人财两空!

为什么说是人财两空呢?

你想啊,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有身份有面子有银子,回头啥也没有了,谁也瞧不起,还得老老实实服徭役,哪个秀才受得了?

从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道理在哪儿都一样!

全县的生员,加在一起有一百多号,全都聚集在了青田镇。

倒是让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立刻爆满,来晚了的没有办法,投亲靠友,托人靠脸的找地方住。

就有那脑子灵活的镇上,挤挤腾出半张炕来,倒也赚了些银子。

准备了几天,一切准备就绪。

就在重阳节这天,提学大人的布告贴出来了。

“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这规定,够狠——明显是杀气腾腾啊!

题目出来了。

这岁考的规矩,除四书文,五经文,五言六韵八韵外,还有策论。

而五经文因为本经的关系,是可以选做的,五经的题目,都是有的。四书的题目,也是每部都有。

至于五言六韵八韵的诗歌,则是应着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堪为人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