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四百一十七章 山东国字脸
倒刺或三倒刺之骨、角质鱼鳔、鱼钩;有扁平三角式、短梃圆柱式、长梃双翼起脊式,等各种骨镞、角镞、牙镞;有石质和角质的bǐ shǒu;还有石矛、骨矛等大型投刺猎具及较多的网坠。

在兖州王因遗址,还出土了20多个扬子鳄的残骸,与鱼、龟、鳖、蚌等水生动物的骨骼同弃于垃圾坑中,表明当时的人们,能够集体捕获比较凶猛的大型水生动物。

晚期的墓葬,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较之前更加严重。有的大墓,随葬品有七十余件,有的墓,则一无所有。考古中还发现,晚期的氏族墓地中,出现了小片的家族墓地。家族墓地之间,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这一时期,灵魂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单单用死因来区分灵魂的善恶了。墓地上出现了无尸富墓、断头富墓。

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的头朝东或朝北,可能是表示,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于海上。

而后来胶东半岛盛行头向西或西北的葬式,可能是表示,这些人是从内地迁徙过来的。

综合来看,大汶口文化是一种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氏族公社向私有制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文化。而她的族群,则是北辛文化族群的后裔,是与伏羲氏部族有着历史过节、并且难以忘怀的、东夷氏部族的后裔。

大汶口文化时期,东夷氏部族的生产技术,是发展得很快的。但是,他们在对于世界的深层次认识方面,在对自己部族的灵魂形态的塑造方面,显然是没有用心。

他们的本族图腾,是基于渔猎生产的海鸥。但是,不见他们像伏羲氏部族和神农氏部族一样,把自己部族的图腾,时刻放在心里,随时找机会去表现。

他们把獐牙勾型器作为权力的象征。獐牙勾型器所代表的牛图腾,与农业生产相关。这是受神农氏部族等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这也就表明,大汶口文化的人们,不注重对世界、对人类存在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注重对自身主体意识的强化,而比较关注眼前的实利。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大汶口文化的极权体制就十分微弱。

他们没有集权中心,所以,也就没有公共资源,去从事专业化的神性创作。而单个的部落,又没有能力,去养活一支进行能够专业之神性化创作的团队。这也就导致他们,只能够用龟壳代替无足玉龟。即便有少量真正的玉龟,在制作上,也无法达到精致的程度。

眼界的低下,精神的平庸,应该是大汶口文化的主人们,和共工氏部族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政治舞台乃至于文化传承中,消失的原因。

只是,他们居于东方,与强者相距遥远,共工氏部族在他们的前面,替他们挡了一阵,所以,才使得他们,比共工氏部族,要多苟活了一段时间。

当我与她在网上说到这里时,我自己也不清楚我说明白了没有,更不知道她听明白没有。在等待她大约十来分钟后,她突然冒出一句:“哇,你是大学教授吧,搞历史的?好有知识哟。”

我赶快否认,我只是的人。我当然不能说,对于五行观念的演变,对于占卜的历史脉络,是我的专业。

“按你这说法,山东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自海上一个是来自中原。除了山东半岛,那来自海上,是不是指来自日本呢?”

这可是个大问题,涉及中华民族的起源。我不得对严肃地对她说到:“绝不是日本,因为没考古证据支持。”

我说出了多种可能,而六千年前,山东半岛发生的地震和离岛现象,或许也有线索。我给她举了与山海经有关的考古例子。

山海经说,在山东以东的大海边,有一种方脸人,脸是菱形,从图形来说,似乎是一个旋转45度的方形。反正,山海经成书年代太早,根据的也是传说和神话,大家也不放在心上,毕竟,方脸的人,方脸的动物,都没见过。

但是,最近在山东海边的小岛上,发现了距今约八千年的壁画,那上面画了好多个菱形的脸,神奇不神奇?在古代壁画中,写实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七章 山东国字脸--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