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
、圆满一切功德,所以我要做这样的佛。虽然每天口里念诵:“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但心里始终都是为了自己,这就不是大乘佛法。如果有知母、念恩、报恩的见解,有菩提心,不要说修空性,即使磕一个头都是大乘佛法。

上面这些见解容易了解,但仅仅在理论上了知并没有实在意义。关键在于身体力行,这是最难的。有的人学佛时间很长,得到过很多灌顶、传承,受了很多次菩萨戒。但是否曾做过、曾想过要无条件地利益众生呢?如果有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念头,就始终不是大乘佛法。我们应从内心深刻反省,审慎思维。

藏地很多大德说,如果没有菩提心,连灌顶也得不到。如果没有灌顶,我们修习的所谓密宗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妄想成佛?难于上青天!

虽然菩萨的见解不止这些,但最基本的,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虽然菩萨也修四禅八定,也修空性、大光明,但最基本的修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了一些,但不够广。在《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讲义里,有很详细的记录,只是现在还没有翻译成汉文。我讲的《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讲义》中也讲过,在这里就无须赘言。大概的修法是,将现世的父母等亲属观想在左边,现世经常损害、障碍我们的敌人魔障观想在右边。然后就从过去、未来与现在三世来进行观察、思维。

首先,虽然左边的父母等亲友,现在对我恩重如山,但过去是否也是如此对我呢?并不一定是这样。无始以来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他们曾无数次地作过我的怨敌,千方百计地加害于我;从现世来观察,他们今年是我的亲人,明年是否仍然如此也很难决断;有些人上半辈子是亲人,下半辈子却反目成仇;再观察未来世,在无尽的轮回当中,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的仇敌。

再观察右边的怨敌,他们虽然现在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对我进行迫害,但前世他们也一定作过我的父母,象现世的父母一样尽心尽力饶益于我;即使现在是我的仇敌,但几年后也有可能成为我的恩人;将来也一定会转世为我的父母。

就这样通过再三思维,从而对亲仇两边都生起平等心。有一点要强调的,就是这样下去有可能会走上一条弯路、一条错误的路。就是对亲友和怨敌两方都没有慈悲心,不恨不爱,这是无明平等心,无明舍心。我们应明白,他们虽然做过怨敌,却是因为被无明愚痴驱赶所致。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能再冤冤相报,而应不记前嫌,不念旧恶,只思维恩德。这样慢慢思维,直至对两边的众生都生起慈悲心,再将范围逐渐扩大,最后对一切众生都生起慈悲心。这样长期串习,就能生起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慈悲心。

世间有的人发心很好,很有慈悲心,考虑别人可谓无微不至,带来的后果却很难预计。比如:为了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财物,让别人活下来,让别人生活得更好。的确,人人都有求生的,但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却频频造作恶业,这样生存有什么价值呢?还不如死了好,至少恶业可以从此停止,对他周围的众生或他的来世会有一些帮助;还有通过捐助、布施一些衣物和食品,想让别人过得更好,比如扶贫等等,但这些东西吃完穿完就没有了,不能永久性地给予利益。这就是缺少方法的结果。

要想让众生得到长久的安乐,就应按照佛陀传给我们的利益众生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让众生明白生老病死等轮回痛苦的真理,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并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从轮回的苦海中逃脱。要解救众生,就需要智慧。自己不明白怎能引导别人呢?智慧的顶峰就是佛的智慧,没有任何烦恼障和所知障。除此之外,就是十地菩萨,其智慧也是有限的。所以要发誓成佛,这是度化众生最好、最高档的方法。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知母、念恩、报恩这三个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六章 正确的起点--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