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丰碑杨门>第0442章 故人
手,感叹道:“老夫也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至于他能不能活命,现在说起来,还为时尚早。老夫也不便久留,这就告辞了。”

老杨速速招来了杨洪,“去送送王太医。”

杨洪亲自送两位太医出门,同时也奉送上了一些银两给他们。

宫里的太医外出诊治,包红包是常有的礼数。

两位太医虽然没有治好杨七,但是杨府的礼数不能少。

杨府内。

老杨、佘赛花、徐大夫三人守着杨七,熬了一夜。

次日,天光大亮。

佘赛花和老杨,立马准备了软轿,抬着杨七就出城了。

一路匆匆忙忙赶路,赶到旭日东升,高高挂起的时候,赶到了城东五里外的三山观。

三山观,依山而建。

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婆。

三山观面积不大,占地面积仅有五亩地左右。

建筑风格很古朴。

整座道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院子。

在院子门口,歪歪扭扭的挂着一块匾额。

匾额上只有两个字,三山。

大清早的,有一个道童在门口持着扫把犯懒。

道童十岁左右的年纪,持着扫把在扫地,可是他的眼睛却闭着,似乎在犯懒打瞌睡,两个硕大的鼻涕泡,随着他的呼吸,一起一伏。

老杨和佘赛花,护着杨七到了观前。

老杨上前问道:“敢问仙童,此处可是三山观?”

“咆~”

道童鼻子下的鼻涕泡,突然炸,睁开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好奇的瞧了瞧老杨,又瞧了瞧佘赛花一行人。

最后,他的目光放在了杨七的身上。

道童面对老杨一行人,一点儿也没有怕生的意思,他问道:“你们是来找我师傅求医的?”

老杨拱手道:“正是。”

道童扬起小脑袋,傲气道:“什么病?普通的病,我师傅可不医治。”

徐大夫抢先开口道:“生命垂危,身中剧毒。”

道童愣了愣,咧嘴笑道:“有点意思。我这就去告诉我师傅。”

道童转身就往观内跑,跑了两三步,突然停下了,转头问道:“你们是什么身份?一会儿我师傅问起,我也好有个交代。”

老杨拱手道:“天波杨府杨业,恳请神医为我家七郎诊病。不论神医有什么要求,杨业都答应。”

道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跌跌撞撞的跑进了道观。

道观里,有一间正殿,四间偏房,偏房的门关着。

正殿门敞开着,里面供奉着三清祖师的尊像。

在三清祖师坐下的偏厅内,有两个人正在坐着品茶。

一个身材消瘦,鹤发童颜的老头子,一个面带幕篱的青衣女子。

两个人相对而坐,细细的品味着侍女泡制的茶水。

同样面带幕篱的侍女,正在素手翻飞,为他们二人煮茶泡茶。

小道童跌跌撞撞跑到了正殿门口,刚要踏步进入,想到了师傅整日里斥责他心性不定,毛毛躁躁的,于是他稳了稳心神,放慢了脚步,踏入到了殿内。

“师傅,观外来了一行人,说是慕名来求医的。”

小道童缓步走到了鹤发童颜的老头子身旁,施礼过后,轻声说道。

老头子品了一口茶水,吧唧了一下嘴,说道:“你师傅的规矩你忘了,非疑难杂症不医,非必死之病不医……”

小道童道:“师傅,那个病人生命垂危,身受重伤,而且还身中剧毒。弟子刚才瞧过那人的面色了。若是师傅不出手,只怕他过不了今日。”

老头子挑了挑眉毛,感叹道:“有点意思……可是,老夫今日只想品茶,不想医病,怎么办?你空净师姐好不容易来一趟,为师还想多跟她探讨一下茶道。没时间给那些无所谓的人医病。”

小道童嘟着嘴,说道:“师傅,前来求医的人,身份可不一般,也许这一趟咱们能大赚一笔也说不定。到时候,咱们也有钱扩建一下道观了。而且,弟子也有钱去汴京城里耍耍了。”

“当~”

老头子毫不客气的赏了小道童一个板栗,骂骂咧咧的道:“老头


状态提示:第0442章 故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