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我的弟子是孙悟空>第三百四十四章千古名篇

【344】千古名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若是叶玄没有入世轮回,按照历史发展,元灭宋,蒙古人窃取神器,一统九州。

南宋虽积贫积弱,但在末年,将会出现一位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他的千古名句,光照千秋,万世流芳。

可惜,叶玄岂会容忍蒙古人屠戮华夏生灵?

当年玄尊一人,带领中原五绝、郭靖黄蓉等斩杀蒙古天可汗,避免了九州子民遭受蒙古铁骑的蹂躏。

虽然南宋最后还是因为帝王的昏庸无道,被大明取代。

不过好歹没有遭到异族杀掠,这也造成了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文天祥。

当然也不存在那些荡气回肠的千古诗篇。

写了这首《过零丁洋》之后,叶玄还不解气,又提笔写了另一名篇《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读着这两首诗,叶玄很满意,诗以言志,此两首当言万古鸿鹄之志。

接下来词的题目:

“词以传情,请即兴作词,用以歌颂华国壮丽河山!”

叶玄捏着下巴沉思起来,倒不是不会,而是因为他的蝴蝶翅膀,历史中有太多本应该存在的人消失了,也导致太多千古名篇遗憾地没有出现。

“就它了。”

叶玄想到了一首词,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英雄儿女。

抒发了词作者的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叶玄一边写一边低声吟诵,沉醉在这首词辽阔宏大的意境中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fēng_liú人物,还看今朝。”

下阕作者笑古傲今,气势之强,境界之大,堪称华国第一人。

可惜,这样伟大的人物,出现在东瀛乱华之后,但是有玄尊在,又岂允许东瀛乱华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当满清刚刚签了《金陵条约》,玄尊便勃然大怒,以一己之力,改变华国历史进程,所以历史上本该出现的很多不平等屈辱的事情都没发生。

自然,那位伟人也就没有出现。

诗词完了,便是第三题,古文了。

“文以载道,请即兴创作文章,畅谈天下大事。”

看到这题目,叶玄琢磨起来,这文以载道,应是以文章表达对天下形势的见解。

沉思一下,叶玄立刻提笔唰唰写了起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叶玄写了这篇名传千古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历史上,也并没有这篇文章。

叶玄之所以选择它,原因是最近,周边帝国蠢蠢欲动,东瀛屡屡侵犯海钓岛,亡我之心不死。

寒国不顾华武帝国的主张,在米国支持下,执意把哈德探测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四章千古名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