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面食世家>第二百一十六章:不进则退

韩执敏还另外提供了一个建议。

那就是,能不能重提跟竹马集团的合作,让董记面食,进入到分布整个晋川省及其他行省城市的竹马休闲广场和竹马酒店。

对于董记面馆这种单体店来讲,就算这种合作,今天就马上启动,但实际执行起来,也得两三年的时光。

执敏提这个建议的原因是,三晋面食的老板田于心,本来想携带着三晋集团的两大品牌,一个是晋源醋,另外一个就是三晋面食,全部进驻竹马集团的休闲广场和酒店。

但田于心遇到的是李源声,一个开始重感情,超过重生意的大老板。

为了女儿李若玉的的终身幸福,以及跟董氏家族的董啸,仍然有一线可能的青梅竹马爱情。

李源声选择接受了晋源醋全面进驻全国的竹马休闲广场和酒店,但仍把三晋面食,给拒之门外了。

如果三晋面食,能够顺利进驻竹马集团旗下物业,那绝对是插上了两只起飞的翅膀。

不出意外的话,甚至能够在单店营业额上,都可能一举超过董记面馆。

当然,三晋面食成立的初衷跟董记面馆这种千年老店也完全不同。三晋面食遍布整个晋川省,甚至铺到省外周边城市的超过200家面馆。总体营业额,早就甩开董记面馆十几条街了。

但具体单店的话,却比较惨。三晋面食营业额最好的五家单店,全年营业额加起来,还少董记面馆一家一百多万元华夏币。

这也是田于心对三晋面食耿耿于怀的重要原因。

按说,像田于心这种,资产已经几十亿的新晋大老板,跟董记面馆这样一家小面馆,却给扛起来了。

这不应该啊,理论上讲,董记面馆,就是田于心三晋面馆的最多十分之一规模啊。

但仔细一想,却也合理。

人生在世,求利求名求所得。

这田于心,利那绝对是有了,可是,这名,却没有啊。

他三晋集团的面食和醋,干得再好,总也脱不了别人说他一句,“啊,田于心啊,原来是个煤老板,爆发户,后来开面馆,造醋去了。”

这句话,是事实,但不好听,关乎面子。

但董记面馆,却把名声占尽,钱也不少赚。什么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模范工商联人士、什么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等等,光环荣誉一大堆。

这真是名利双收啊。

这简直就是名声版的三晋面食的标杆啊。

如果他田于心,能够在面食质量和数量上,提升到跟董记面馆一样的水平,然后某一个单店营业额冲到跟董记面馆一样的水平。

那他在名声上,也就跟董记面馆齐平了,至少,他自己这样想着。

而至于董记面馆一代又一代的积淀,那是另一个领域的,他不考虑。

而怎么样才能实现这种作法呢,最简单的,挖角,把董承乾现在最依重的董赫等几个面食师高薪挖过来,以他们几个为基准,培养大批的面食师,分派到全省全华夏大陆的三晋面食馆去,迅速提升三晋面食的制作水准和品类。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核心的面食制作上,真正做到,与董记面馆抗衡。

而现在,三晋面食圈食客的说活也是,如果只是吃一餐饭的话,就到三晋面食;如果是想品味晋川省的面食文化,顶尖面食水平,那还是得到董记面馆。

这一个评论,委实让田于心接受不了。

……

客观的讲,田于心的这个所作所为,虽然在商业竞争上,确实不算光彩。

但要说到,整体提升晋川省的面食水准和影响力,那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董记面馆,千年来,虽然知名度影响力遍布整个华夏大陆,甚至世界其他大陆,但实际影响力范围就仅限于晋川省潞城的核心区。

没办法,你卖吃的,跟卖其他产品不一样,其他产品,就算方便面,都可以卖遍全世界;但这面食,就只能覆盖个几公里范围。

而历史至今,这董记面馆也有且只有这样一家,甚至连地儿也基本上没有挪动过。

而三晋面食,却直接将晋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章:不进则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