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正统天命>第三九一章 是李朦朦不是李萌萌

第三九一章

杨尚荆这边搞的大新闻很快就捅到了杭州,然后过了南京,一溜遭直奔北京而去。

正四品的文曲星下凡,宁王认证,据说天师府也给盖了章,童叟无欺啊假一赔十,总之,狂拽酷炫吊炸天,据传言啊,只是传言,黄岩县的老百姓,有的还在家给杨尚荆立了生祠,就想着让文曲星照着自己家的星光比别处多上那么一丁点。

方廷玉看了看,露出了古怪的笑容;孙原贞看了看,努力地憋着笑;轩輗看完了,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那表情说不出的滑稽;徐琦看了看,喝在嘴里没咽下去的茶,直接喷了出来,只能命令人重新把这案卷誊抄了一份,往南京送……

总之,这一份卷宗给浙江、南京、乃至沿途上能够接触到大新闻的大小官僚们,带来了无数的乐趣。

反正特么京师的水再混,也落不到他们的脑袋上,这年头为了避祸,哪怕是给地方上的乡贤们点儿方便,也得鼓捣出来点民意留在地方,京师?不给提个两级,脑子有泡儿了才回京师蹚浑水呢。

大抵是因为这件事的缘故,浙江备倭都司的由昌国卫迁回杭州府的事儿,就没那么显眼了,连带着三个卫所的指挥使换防,也成了兵部的一纸文书,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讨论着黄岩县南边委羽山上的那座文昌殿,以及文昌殿里面的文昌帝君塑像。

然而李信这个备倭都司总兵还是觉得很郁闷,因为大家虽然不去深入讨论这事儿,但是谈论起杨尚荆来,还是要顺道吐槽一下的,比如“李信那个傻叉如何如何,千万不要学他”之类的。

大家都是老司机了,他李信在黄岩县漂移过弯的时候没踩住刹车,直接翻下壕沟的事儿,大家都是知道的,就目前来看,整个浙江沿海的一十九个卫所里面,他李信能够做到如臂使指的,也就一个临海卫了,而这个临海卫,还是当年杨尚荆找了个由头,让他完成临海卫大换血的。

本来就谈论一下也没啥事儿,遇到夏天军务繁忙的时候,大家也就见面的时候点个头,不用几天也就忘得差不多了,可是……现在特么是春天,南京兵部、南京五军都督府那帮人又不用下地种田,所以大家端着茶杯往值房里面那么一坐,谈论完了杨尚荆的骚操作,再想想南边的倒霉孩子李信,就得啐一口“傻逼”。

一来二去的,李信这外号就算是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货给起的,还特么很文雅,不是什么傻逼、**一类的直白话,叫“李朦朦”,乍听之下很有诗意,有一种烟雨朦胧之感,搭配上江南三月的烟雨,还挺特么文艺,然而人家这里面的意思,实际上是李信这个总兵、都指挥使眼睛得了眼翳,和瞎了差不多,看啥都是朦朦胧胧的。

总之,三月份的南直隶连带着浙江,甚至再往南一点儿的福建,充斥着快活的气息。

被冠之以“朦朦”这么个听着就让人觉得很萌的李信在七天之内砸了四张桌子,书房收拾了六回,他老婆哭喊着抱着他的腿让他别在家发疯了,因为家里能摆出来装门面的古玩已经不多了。

要是平时,没有了再搜刮就行了,正二品的大员呐,就是李贤这个丰城侯手底下的阿猫阿狗,也得客气着不是?毕竟,他县官不如现管嘛。

但是现在这里是杭州府,杭州府有谁呢?有轩輗。

轩輗轩惟行,他不光是个正三品的按察使,大明朝正三品的官儿不说遍地都是吧,那也是一抓一大把,顶个卵用,但是轩輗轩惟行他不仅仅是个正三品的按察使,更是一个可以一件外套穿好几年、买肉吃都算大新闻的好演员,当年浙江清军,怼的整个浙江不要不要的,四十多个军官脑袋落地,一百四十多个军官跪下来喊爸爸。

正三品的好演员,牛的一比。

李信怼杨尚荆,本质上是为了立威,如果他怼成了,然后放过杨尚荆一马,那么没问题,整个浙江官场、乃至整个外朝,都可能欠他一个人情,毕竟杨尚荆管的人本质上都是他的人,可是他怼输了,而且输的惨不忍睹……那就是


状态提示:第三九一章 是李朦朦不是李萌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