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流贼>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

明朝那边三个朝廷,浙江鲁王联系不上,靠近的就只有隆武和桂王两个政权,隆武政权实力强大,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投过去不过景上添花,大多得不到什么好处。桂王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实力弱小,如果西军加入,说不定能获得高官厚爵。

几番权衡之后,孙可望与几商议,觉得去投桂王,但李定国对此却存在异议,认为应该投靠隆武朝廷,而就在他们没拿定主意之时,吴三桂偷袭了巴县,重庆的明军也向万县退来。

此时,豪格已经到了万县西面的梁平县,而吴三桂则占据巴县之后,顺江东下,把万县西南方向的丰都也拿了下来,孙可望南下投桂的到路已经被截断。

当然他即便想要投桂,这时的桂王监国也已经烟消云散。

面对此种情况,孙可望作为暂时的四将军之,又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是战是守?

这时在西军背后是同盟关系的明朝,前面是紧追而来的清军,西军是该待在万县,等待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支援,还是火脱离四川,摆脱清兵的追击,逃入明朝控制的区域。

大西军是流寇出身,打不过就跑,那是生存的基本法则,西军在四川以经站不住脚跟,援兵又不知道有没有的情况下,孙可望果断决定放弃万县。

这时李定国建议走三峡退入楚地,但孙可望以为现在楚地云集了十多万明军,一万西军进入楚地,结果只能是被明军收编,这是他不愿意看见的,所以他还是建议翻阅大山进入明军势力薄弱的贵州,以便西军的展。

隆武三年五月间,王彦主导三路援川的计划,其实在他心里十分清楚,真真能够依靠的只是东路高一功,以及他亲率的中路军。

至于西路人马,则完全是为了方便他整顿西南,而有意将西南的各路人马调出来,以便于忠贞镇能顺利接管这些军阀原来控制的地区。

王彦对于丁魁楚一路并不抱有希望,这一路能建功,自然是好事,不能建功,甚至吃了败仗,也没有什么关系。

隆武三年六月中旬,王彦督兵进入四川播州宣慰司之时,被王彦最不看好的西路军,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丁魁楚一路,负责迂回包抄,王彦原本没有指望,只是希望他能牵制一下清军就好,但是西路军却一路势如破竹,先下永宁宣抚司,然后直接打下了川南重镇泸州,水平的完成了西路军第一阶段的目标,让王彦震惊无比。

自甲申以来,整个天下的情况十分复杂,各种势力交织,士绅百姓反复于大明、流寇、满清之间,被几方势力轮流统治,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一些士绅流寇来了屈服于流寇,满清来了屈服于满清,大明来了又敲锣打鼓的迎接大明,摇摆不定,但这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清军进入四川之后,张献忠失败,四川就没了能够抗衡清兵的力量,吴三桂遣偏师收取川南,川南各府大多很快就向清兵投降,以求不被清兵屠虐。

川南不缺大山,一部分不愿意投降的抗清势力,则退入大山,结寨抗清。

这其中就包括了大明在四川主持局势的主要领导人,川陕总督樊一蘅,他便退守永宁、泸州一带的大山之中。

他是弘光年间,朝廷委任主管四川局势的主要官员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比他高一阶的

总督川陕云贵军务,专办“西寇”的大学士王应熊,目前退到了夔州一线,另一位高官则是四川巡抚马乾,已经就义于巴县。

丁魁楚一路经永宁攻打泸州,就是因为退入山中的樊一蘅,听说朝廷兵马入川,从大山中出来,配合丁魁楚,轻松夺取了两府之地。

清军没有想到明军会援救四川,所以在川南没有部署多少兵力,而之前因为清军势大,退入山中的抗清武装有了入川明军为依靠,盘踞于叙永一带的明永宁总兵侯永锡,盘踞在泸州、富顺一带,泸州卫指挥佥事马应试,纷纷出山响应,造成了西路军势如破竹的局面。

丁魁楚也没想到仗打的这么轻松,西路军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