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海图志>第437章 全面开海禁

便在船尾将台之上,听了坤仪公主的话后,郑冲微微有些惊讶,想不到这小公主才思敏捷,居然会想到全面开放海禁。

当下郑冲沉吟片刻后才缓缓道:“殿下想全面开海禁,须得弄明白大明为何禁海。”

坤仪公主道:“祖制、防倭?”

郑冲晒然一笑道:“这只是表象而已,公主聪慧,不会想不到吧。”

坤仪公主这才认真想了起来,最后小圆脸上面色微变,失声道:“士绅禁商?!”

郑冲重重的点点头道:“不错,就是禁商!宋富于兴商,明穷于禁海。当年南宋只江南半壁便能抗金元数十年,全靠江南海贸商贾兴盛。而我大明如今两京十三省,却坐困于府库无钱,岂不怪哉?就因为大明禁海,而禁海实则是禁商!”

顿了顿郑冲望着越来越近的安平港缓缓说道:“据微臣所知,公主并非第一个想开海禁的皇族,至少好几位先皇帝都曾考虑过此事,但最后终究还是被文官大臣们阻止。他们给先皇帝的理由就是殿下先前所说的,祖制、防倭四字。但这些文官们终究是没将最根本的原因说出来,这些文人轻贱商贾,打心眼里瞧不起商贾,他们更认同的是诗礼传家、耕读为本。一旦开了海禁,商路通畅,商税增加,商民地位日益拔高,最终会威胁到传统士农工商的地位。”

“后来至隆庆年间,朝廷迫于民间与地方压力,才勉强开了漳州月港这一处海港,算是给海禁打开了一个缝隙,这便是隆庆开海!但这隆庆开海只开了月港一处,其余沿海各地还是禁海!而且当年漳州月港开海之后,作为唯一的开放港口,沿海所有对外贸易的商船,都必须到这里办理繁琐的手续,并从这里装货出港、入港验货。所有船只都必须申领船由、商引,才能出海。每年出海船只,东西二洋各限船四十四只,严禁彼此间越境贩贸,出海后逾期未归者,即使证件齐全,仍坐以通倭罪。此等开海如隔靴搔痒,肥的只是管理月港的官吏,和独霸月港的一些士绅商贾,是以民间铤而走险下海的人,依旧层出不穷。”

郑冲缓缓续道:“而月港之后,大明便再无港口开放,沿海各地仍有地方与民间私自出海的,造成的局面依然是倭患不断。这样便给文官们又有了借口,开海禁仍有倭患,便仍需海禁!其实全面开放海禁最大的障碍便是文官集团,须得有一个全新的阶层兴起,方能改变此种局面。”

坤仪公主微微颔首,老实说道:“说实话,我不太懂你们地球王朝的进化规律,你是后来人,你说的应该是历史沉淀之后的理论。不过你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大明朝的n操控在士林手中,他们想要阻止的事情,的确困难重重,物议极多。”

郑冲道:“正是如此,所以公主此刻说开海禁还太早了。”说到这里,郑冲指着繁忙异常的安平港道:“要全面放开海禁,须备三事!第一便是根除倭患!禁海虽然自大明中叶之后,在安平这等偏远地方便是一纸空文,但朝廷却从不敢轻言开海禁。于是海商bp下海后,便成了与倭人勾结的倭寇,越是有倭寇,朝廷越不敢开海禁,然后恶性循环,如此反复。但现下我郑氏管控远东海域,但有不奉郑氏船旗者击之!但有海寇劫掠者击之!但有外夷船队犯海疆者击之!又以安平会之名,开五处私商海贸口岸,但凡下海经商海贸者,不必再铤而走险,下海为盗。可以说这开海禁第一条,根除倭患,禁止走私,已然做到。”

坤仪公主颔首道:“这一条本宫知道,是以才有全面开海禁的想法。你接着说,本宫想听下去。”

“第二条件便是祖制,其实我大明也并非自明太祖时便一直海禁。在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官行下效,当时大明的海贸还是颇为兴盛。前番也说过,隆庆年间便已然开放了漳州月港,其实祖制这一条也早已经名存实亡。”

坤仪公主也点点头道:“你说的没错,隆庆开海已经有前例在先,祖制这一条的确容易反驳。”

郑冲接着说道:“可即便如此,


状态提示:第437章 全面开海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