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养母难为>168.国书,突厥要粮

最近两三年的冬天来的都比往年早,因为如此,百姓们的日子比之前都要难过。

对于这一点,尤其是北方的百姓感受最深。

往年秋天种下麦子,经过一个冬天,夏收时交了赋税,还能留下一部分白面留作家里解馋。

夏收后在地里种上豆子,秋收时交掉少部分,全家一年的口粮就有了,家里娘子会操持的还能省下一些余粮。

这是年份好的时候,七成豆子配上三成白面,北地普通百姓家都这么吃。

可这两年冬天来的越来越早,夏收时收到的麦子越来越少,交不出大部分赋税,只能等秋收时多交豆子。

豆子和麦子可是不一样的交法,交出大部分豆子,全家勒紧裤腰带,靠着往年的余粮还能勉强凑合。

但,这是京城附近百姓的日子。

离的远的,要是遇上一个不好的县令,悄悄多收点赋税,这百姓的日子就会越发难过。

家里有亲友在外地的,他们自然有收到消息,可如今自家都勉强糊口,又如何能相助亲友。

这么一来,就不免有人想到大约十年前也是两年年份不好,先太子启奏圣上免了他们一半赋税的事情。

都说这人最怕对比,尤其还是对朝堂一知半解的京城百姓对比。

更何况,在众多的北方城镇中,数京城百姓的消息最灵通。

他们很多人都知道,西北过去的突厥最近两年不安稳。

原本他们也就是隐约知道这事,可没人提起,他们最多在茶余饭后与人谈起,炫耀一下自己对此事的灵通。

可最近两日,京城里却渐渐起了流言,说如今年份不好,与当今夺位杀太子嫡系一脉有关。

都说当今造孽,杀了正统的嫡系太子与柳王,为了上位,不惜弑兄杀父,如今他身体不好和百姓日子难过都是老天爷在惩罚他。

刚开始这话也没人相信,直到京城中的流言越来越多,可当今并未制止,宫中又传出他病重的消息后,谣言才一发不可收拾在京城中流传开。

与之一起的,还有西北有亲友的百姓偶尔提起的边关不稳等传闻。

最后让京城百姓相信这些谣言的,还是从南方逃难来的一些健壮百姓,他们口称家中发了大水,淹没农田,全家只有他活着逃了出来的消息。

随着这些人的出现,京城的官员们总算是有人注意到了此事。

可还不等他们出手平息这些流言,突厥的国书却在此时送来了。

突厥的国书里没有花团锦簇的内容,总结起来就一点。

身为老邻居的他们日子快要过不下去了,你们家要不要拿出粮食、盐以及菜干等物买平安?

如果不愿意,我们秋天就挥兵南下,抢下多少都是我们的。

突厥的国书写的非常直接,是拿粮食等物出来买平安还是打仗,你们选一个。

因为这一封国书,朝堂之上官员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哪里还有时间管京城里有什么流言。

更何况,如今的官员心里都清楚的很,他们圣上杀人夺位之事是事实,这才几年过去,京城的百姓怎会忘记。

至于这几年年份不好,各地总是有灾的事情,他们也知道,可大越地大物博,不是今年北方旱了就是去年南方涝了。

除了这个,偶尔还有西南地龙翻身等消息夹杂着一起送到京城。

这事都是真的,所以不好说。

至于这些事情和他们的圣上夺位杀太子嫡系一脉到底有没有关系,他们不敢说。

但很多见识过太子风采,与他共事过的老臣都知道,当今不如太子。

只是现在坐在上首的是圣上,太子早已化为一捧黄土,他们就是怀念他也没用。

哦,也不是没用,如今朝堂上知道先太子嫡子还活着的老臣有不少,只是先太子好,不代表他的嫡子也好。

不过,算下来先太子的嫡子如今也不过十几岁,不及弱冠,要是有名师教导,应该还有的救吧?

有这样想法的老臣大多都是保皇派,他们不管坐在皇位上的是陆家哪个子孙,只要姓陆,能做好这个皇帝,他们就用心辅佐他


状态提示:168.国书,突厥要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