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闷热而潮湿的夏天终于过去,时间进入十月份,南风北上,丹桂飘香。
小岛上焦灼忙碌的人群,因了所谓联合在仁川的登陆作战大获成功,几个月来压抑担忧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似乎是为了补偿,人们涌进各种消费场所,大肆挥霍着金钱和热情。
在日本和美国,情况同样如此,曾经被战争拖累了几个月的娱乐业、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都有了复苏的苗头。
太平洋集团旗下的相关公司业务量自然同样大增,无论是餐厅还是戏院,无论是自己生产还是贩卖的物资,总是红红火火,供不应求。
生产力不足的香江尤其如此,太平洋集团每周都有货轮从始发港启航,装满各种物资驶向这里。
大间出产的鱼类罐头和方便面,塞班出产的蔗糖、冰冻龙虾、椰肉和椰汁,黑塞维山出产的大米、木材和香蕉,暹罗出产的大米,雅加达的橡胶,洛杉矶收集到的黑铁皮、废钢和轮胎,等等。
香江就如一头饥饿的怪兽,大口大口吞咽着这些物资,至于物资的最终去向,也只有中间商和收货商明白。
加急建设的观塘码头有三分之一完工,到港顺序安排合理的话,倒是勉强堪堪使用。
导致贸易量无法扩大的主要还是运力问题,太平洋航运到现在为止,运力也不过刚刚达到10万吨。
许爱周每次见到林海都向他抱怨运力不足,缺少足够的船只,催促着他尽快采购新船。
每次林海都只能无奈苦笑,他怎么可能不心急?
这几年,有运力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润,为此他已耗费了无数心神,尽可能提前做了很多布局。
战前向三菱订购两艘货轮,后来又续订了三艘,战争爆发后他又通过威尔的关系,向收购了数艘发卖的缴获品,哪怕其中大多是三十年代的轮船。
六月初,洛杉矶的船厂再次扩容,还将太平洋庄园的地盘占去了三分之一,为此兰妮还想方设法打远洋电话过来告状。
在完成了第一批客户订单后,船厂已经婉拒了所有外部订单,全力为集团生产最新款1万吨集装箱货轮。
六月底,在内部员工小岛太郎的帮助下,上川井亲自出马,趁着日本国内商人都在抢购战略物资,没有关注到运力问题前,成功并购了位于青森的资不抵债的黑铁船厂,随后立刻调整生产线,开始生产吨的短途海运货船。
等战争扩大化,联合进入战场后,商人们很快反应过来,拿着支票满世界购买货轮,全世界船厂的生产力骤然不足,船只价格也一路飞涨。
这样的情况下,太平洋集团根本找不到新的货轮生产商,比如三菱,因为有了日本官方的订单,宁愿支付高达5000万日元的违约金,也要中断和太平洋集团续签的造船合同。
制约船只数量的除了生产力不足,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资金。
战争爆发前,林海就已经尽可能地把集团的所有空闲资金,通过华特和恒生,投入到战争相关的证券和期货市场上。
战争爆发后,林海还在不断追加投入,将每月集团盈余的大部分投入进去。
这部分投机资金的盈利自然随着战争扩大不断增加,可那都是账面的,根本没有到可以兑现的时机。
因此,整个集团的现金流陷入短缺状态,哪怕林海把黑塞维山获得的黄金和白银,通过恒生、富国等渠道全部洗了个干净,集团财务还是一直都紧巴巴。
战争时期的投资和投机,就是如此占用资金,为了短期内的暴利,林海自然还是偏向后者多些。
好在拥有了恒生,富国虽然被挖了个分行总经理,可和太平洋集团关系却愈发紧密,因此,林海还能借贷到大量资金,主要用于收购各种物资,至于订购外厂船只,林海不愿意充当接受高价的冤大头。
这一天,许爱周又一次来到办事处。
“许董,你别急,青森有三艘货轮昨天刚刚下水,下个星期就能到港,9000吨。”一见许爱周进来,林海忙先开口,免得又听他一番抱怨。
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