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天下第一掌柜>第6章 庖厨论武

“愿闻其详。”

宸回对于这些,确实很陌生。昔年他的师傅宸沙,于连庆山外教他剑法剑意,宸回只知道师傅是高手中的高手,天下无敌的那种,但却不知道这样的高,到底高至何处。只是这些年行走于江湖间,宸回发现,似乎总是很轻易的就能击败对手。

丁七两倒也乐得谈论武道。

“武道的四种境界,但其实也可以说只有三种,极意,真武,浩瀚。第四种其实并不算一个境界,倒不如说种状态。”

“如何才算极意。”

“掌柜,你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但总该知道我们武道的本源所在吧?”丁七两发现宸回竟不如一个普通人知道的多。

宸回笑着摇头。

“自楚国灭亡后,大秦兴起,帝国与江湖势力的关系便一直很僵,人人尚武以求乱流中安身自保,虽然如今秦国看似平和,但实际上朝廷与武林各派一直在争斗。莲空城一役后,武林因帝国诡计萧条数十年,更是与朝廷水火不容,你居然却连武道常识都不懂?”

“那还真是遗憾,我的师傅,确实未教过我这些。”宸回完全没有不好意思。

“是内力。叶依然的品武录你真的该看看,强弱与境界有关却不局限于此,毕竟武学也有依靠精巧招式而退敌的。评判一个人强弱便该是从反应速度,身体强横程度,五感敏锐度,轻功速度,功法品级,功法修炼程度,内力深厚程度,甚至所用的兵器铠甲强弱等许多许多方面考量。

但衡量境界,却只看内力。同样的武功,比如玄机剑派的天玄剑诀,霸剑门的霸剑术等等,也许你可以用霸剑术或者天玄剑诀里精妙的招式击败同样会这武功甚至内力更深的人,但是,若二人对招,最终还是要看谁的内力更为强大雄浑。”

“内力决定你一招一式的威力。九叶之上的境界便是极意。”

不待宸回提问,丁七两便知道宸回要说什么。

“至于九叶是什么,这还得讲起一个故事。许多年前道家与佛家论武,一行少林高僧前往天公山道教,在天公山,九华池边论武,但虽然不同流派,佛道两家却极为交好,同为武林中泰山北斗,武功纷杂,于是两家提出只比内力。”

宸回倒觉得稀奇,不禁问道:“怎么个比法才能不伤和气?”

“我们的气海内田之处,经脉形状极为奇特,如同一棵树,树桩起于气海内田,枝干同经脉延至身体各处。而内力充盈丰沛之人,其枝干之上便有似树叶形纹的内径生出,以便存藏内力。修炼内功便是要让这样的内径越来越多。不过这颗名为气海内田的树上开出一片叶子可是很难的。这也是习武之人极其难以越过的一道鸿沟,窥叶,便是第一重境界,也就是叶之境。”

说话的同时,丁七两手一抬,翻了翻手掌,而他身前的茶杯里的茶水则开始变化,茶杯里的水腾空而起然后那些水滴逐渐凝成一片树叶形状,宸回甚至能看见叶上的脉络。

“没想到厨子你的内力这么厉害。”宸回实在是对这些没概念,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其实能做到的更夸张。

丁七两摇了摇头,内力散去,那些水滴分化,落回茶碗内。

“我的内力实在只能算是一般,内力的修行是无法取巧的。这碗茶就在我身前,自然好控制。但一叶之力并非如此简单。那场比斗的方法就是按照气海内田最原始的吐纳之法运转内力,然后感知体内的内径所聚成的叶脉数量,有一叶便在十丈外的九华池前凝出一片水叶,以水叶多者为胜。”

“那场比斗,让很多人对佛道二家倾佩不已心生敬畏。而比斗的公正性也不会有人质疑,佛道二家虽然比内力,但二家本就极度交好,更不在乎名利,只是单纯的比试,自然也不会有人在这样的比斗中作假,虚报叶脉数量。”

“最终还是以佛家,少林僧人无念大师的内力最为强绝,于十丈之外,在空中凝成九片水叶,叶中脉络纷繁复杂精细无比。他娘的,当时有画师观摩画了下来,这画也多经抄印流传至今,儿时我父亲给


状态提示:第6章 庖厨论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