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袭成王>第三二一章 请赐教
听,于人心而言,站在局外比我等要看得明白一些。嗯,我如此说法,确实是在揽功。”

荀攸坦然一笑,“我便是怕你说我上谷一事做的过于鲁莽了。又有文若叔父明珠在侧,倒好似我技不如人。”

荀祈目光促狭地望着荀攸,“不必解释,越是解释,越是让我看出你的不自信。”

他将竹简交到荀攸手里,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块木牍,“反正我便是来凑个热闹,军谋一事,伯朗叔父不来,我也没什么资历能在你面前提意见……不过嘛,我这里倒有一个人,能让你知耻后勇,谋而后动得更妥善一些。算是鞭策吧。”

荀攸挑了挑眉,就见荀祈递过木牍,笑道:“我若没记错的话,姑父这两年屡次寄信询问他是否学业大成,每信必有此问。听慈明祖父所言,姑父对他的看重程度,比你更盛,想来军谋也比你更盛,你可得小心啦,切不能再生出如蹋顿一事这般鲁莽的想法了。”

荀攸望着木牍上的名字,愣了愣,“他学成了?”

“嗯。你看背面。”荀祈点点头,“不过他也是奇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说这些话,那日我登门拜访,看他模样倒好似有心不领我等的情,准备转投他处。哦……对了,我离开之前,他还告诉我,志才也去见过他。就是他也没答应志才,后来我也问不出什么了。但我之前见过他与友若叔父来往密切,觉得他也很有可能投靠袁本初。”

将木牍翻了个面,望着其内的字眼,荀攸突然眸光一厉,“这厮……”

他目光缓缓游移,下意识地大拇指一抹胡子,从人中一直抹到右嘴角,抹的很慢,到得抹完之后,突然嘴角一勾,“年轻气盛……莫不是醉酒的胡话?”

上面写的是一些讨教的内容,直来直往,若是理解的不好,倒也有挑衅的意味,荀祈知道那人绝不会有这种心思,而且荀攸与那人也算认识,以往也有过一些来往,木牍所言之事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朋友间的玩笑,这时见荀攸有些看轻对方的讨教,莞尔一笑,“你也别太自信了。论远见,伯朗叔父都自愧弗如的人,你说岂是鱼虾之辈?”

“选袁本初……呵,我自然知道他不是鱼虾之辈,但这份远见,还得历练呐。若虚名便能成事,那焦和之流清谈无敌,岂非当今国士,又岂会沦落到连黄巾贼都难以应付的地步?再者,我虚长他十余岁,你当真以为我这些年的积累喂了狗了?便是不说这些,我等韬光养晦数年之久,为了此事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谁人远见有我等长远?他不过学业大成,逞凶斗勇、少年意气,这心性……着实得敲打一番。”

荀攸摇摇头,笑容却是越来越锐利,“既然他有心赐教,那我便成全了他……呵,此句倒是说的好。不管去哪里,这都是意气之争,真要还情的时候,为了大局也会帮衬我等。殊不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又有‘士为知己者死’一说,谁人信他?他日岂能由着他了?可惜啊可惜……这便是婉拒了。由他去吧。来日便让他知道他错过了什么。”

说话间,荀攸扫视一圈,找到一个抽屉拉开,将那木牍放了进去,随着抽屉拉拢,黑暗逐渐笼罩木牍,隐隐有苍劲有力的“请赐教”三个字隐没在黑暗中。

抽屉关上,荀攸说着话,领着荀祈往外走,随着荀祈笑问着“兄长,青州关乎袁本初的恶名,可被人查到是赵昱他们做的……”,荀攸严厉呵斥“休得胡言,我等便是让人保持清醒,提醒那些人切莫胡乱做出另立刺史这等不遵圣意的事情来,至于诋毁,便是焦和所为罢了……走吧,去看看墓园那边,顺便给你介绍介绍徐景山,姑父另外看上的少年郎,与那狂妄之徒一样,也是个酒鬼……”,房门关闭,光亮收拢,那格抽屉上赫然刻着五个字——

“郭嘉郭奉孝”。

……

七月初六,蓟县又下了一场大雨,雨过天晴之后,城外的营地内隐隐有炊烟袅袅,周边时不时有粮草辎重被运过来,然后空车四散,偶尔有马群在四下跑动,胡语歌声悠扬


状态提示:第三二一章 请赐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