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特战兵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雨季结束之后
种极端通常是因为被人抨击多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关起门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

md政府本来属于后者,但当国家可能出现分裂的时候,军政府不得不开始在意起国际舆论。

政府的将军们到处出访,虽然不指望说服国际社会转而同情自己,还是试图争取到周边国家的支持。

然而,他们换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只有东南亚的几个国家私下承诺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就是反华中坚印度尼西亚。

回想起九八年及之前几次有组织的对华人进行的迫害,印尼政府及其土著居民很担心华人会进行报复,考虑到华人拥有的巨大经济实力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有背后日渐强大的z国,这种担心随着果敢战争的继续变得愈发强烈起来。

这就意味着印度尼西亚是最不希望果敢独立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想见,果敢共和军一旦胜利,类似的事情很可能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在各方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奔走的时候,果敢的雨季终于结束了,卯足了劲要进行决战的双方,终于在这片已经惨遭战火蹂躏的土地上再次展开了厮杀。

这个时候的果敢共和军已经不是那支占山为王的贩毒武装了,在庞劲东的策划和z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有了严密、科学和高效率的编制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指挥系统和严明的军纪也被确立起来。

武装力量共有兵员十二万人,编成十二个师,其中的十一个师编入了三个集团军,另外一个独立师是血狮军团的雇佣兵部队。

此外还有三万人的战略预备队,平常从事后勤工作和劳动生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迅速编入现役部队。

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支部队如果遭受重大损失,都可以迅速得到兵员补充。

武器装备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来自z国的各型坦克、装甲车和轻重火炮让果敢共和军有了强大的火力,由阿帕奇组成的一个陆军航空兵团更是md政府军既没有,也无法应对的。

必须提到的是,去了克钦邦之后一直没有消息的杨家威,这个时候终于回来了。

而且他不是独自一个人回来的,还带了两千多名山兵。

杨家威去克钦邦的时候,正赶上克钦邦发生内讧,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他利用自己家族的关系,左右捭阖其间,最后消除了反对势力,统一了的整个克钦邦。

现在的杨家威是以克钦邦主席的身份,带着克钦邦的武装力量克钦民主人民军来助战的。

不过,杨家威领导下的克钦邦虽然只有一支军队,但各地方政权在事实上仍处于分裂状态,并不像果敢政府这样对各个地方都有着严密的行政体系和控制力。

几乎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杨家威的山兵被并入了果敢共和军,编成了一个克钦旅。

md政府军在倾盆大雨中一边忙着应付果敢共和军随时随地都可能发动的偷袭,一边修筑工事、补充弹药和补给,准备与果敢共和军决一死战。

尽管他们希望能够及时了解果敢共和军的动向,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

没有能力是因为md政府军对果敢当地的环境并不了解,而且由于多年来的民族压迫政策,无法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

没有机会则是因为果敢共和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不间歇发动的小规模突然袭击更让md政府军没有办法分散精力。

直到重新开战之后,md政府军才猛然发现,果敢共和军的战斗力增强了数倍。

双方甫一交火之初,md政府便溃不成军,部署在果敢周边的几个师基本都被打惨,丢盔卸甲的溃败了。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下一步战略规划,庞劲东与沈佩绂之间产生了分歧。

沈佩绂认为应该趁胜追击,彻底打垮d政府从此不敢再进入果敢地区。

庞劲东则认为应该趁势进攻第二特区和第三特区,先行统一整个掸邦地区,然后加强统治基础,以勾画出独立轮廓。

为了能够让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一章 雨季结束之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