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二六七章 云南局势的剧变

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满清不是战场初哥菜鸟,这样布置实际上并没有不妥。那知从军事上看没什么毛病的布置却发生了军事以外的风云变幻,造成云南清军一下溃败,战局靡烂。

意外的风云变幻是在云南清驻军中最大的金声桓、李成栋两部人马叛变了。二人之所以会在这时候如历史上一样反叛乃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所以其它因素的改变不会改变二人的反叛之心,反而因历史改变使两人反叛时间提前了一些。

说到历史上两人及其他一些人会投降、会此时反判,主要是当时满清与吴三桂合作干脆利落打败了李自成,而李自成当时已经成势,官军已经无力阻挡了。

就是这样一支强军被满清打败后被千里追杀,况清军与明军在辽东打了十几年有小挫胜仗多,唯能抗敌唯有辽东铁骑,等辽东铁骑与清军合为一伙,剩下的明军一是恐惧,二是知道其他将领靠不住,于是金声桓随左良玉、李成栋高杰被暗杀后都投降了满清。

在这时失败主义占据绝大多数将领的思想,所以左良玉、刘泽清等人干脆投降,不愿投降的高杰、黄得功、白旺等人都被暗杀了。

在恐惧与如大山倾倒之势压力下明军、义军直接投降的成风,但历史上清军下江南后也是锐气大减,实际上与李自成进京城后表现差不多,区别只是李自成碰上吴三桂勾结满清,仓促作战刚塑造的不败金身被这两家联手打破了,清军十几年塑起的不败金身却没有其他力量打破。

可清军的不败神话在江南渐渐褪色,反而在江南对付南明军队、李自成残余部队、大西军残部上立下大功的金声桓、李成栋觉得没有受到相应的嘉奖与待遇,反而受到满人、文官的欺侮。

在这样的情形下历史上这些人忍无可忍中反叛了满清,这些人历史上如此情形下愤然反清的。这些情形在此时也一样存在,如清军比历史上更加脆弱,在讨好汉人上比历史上虽然步子与力度更大一点,但享受这些好处的主要是文臣。

武将方面左良玉、刘泽清、刘良佐等人虽被封了王,但直接兵权却是被架空。如左良玉手下金声桓等都独掌一军。而金声桓、李成栋等虽封了伯侯,职为提督,后勤仍旧如大明一样却受低级文官制压,另外还有满人高官指挥,所以名为高官也不自由。

满清落毛凤凰不如鸡,却不能完全放下架子仍然搞满人为尊,另外大明的好东西不学将以文制武学会了,如此行为让那些武将怎么甘心情愿。

以往满八旗威势尚在还好,看到护卫队已经完全占领了长江以北及四川,满清为防备护卫队在军事上捉襟见肘颓势己显,金声桓、李成栋他们提前发难可以理解。

加上清军为与护卫队决战,在兵力上比历史同期更庞大,地盘却是更小,致使发生与明军同样的军饷克扣、拖延,造成士气不振。

由于清军状况不及历史,金声桓、李成栋两人反叛带动了其他人的反正。这一来清军留在云南二十万多军队略多于联军,一下叛变了十万多,造成多个城市变色兵力上大窟窿外,还造成了清军内部互相猜忌,及严重的失去坚守的勇气。

正是如此在云南的剩余清军不敢坚守,纷纷逃离原来守卫的城市向后退却。这样做很好理解,因为兵力优势失去被包围了就是断绝外援迟早失败的下场了。

另外由于矛盾积累已深,属于突然喷发,还因形势与历史上有较大的改变这场大叛变第一是杀性重,如历史上李成栋没有杀总督佟养甲,这时将满人高官全杀了。

除果断杀人外这次反叛还行动迅速,并与联军有些配合,一发动才三五日清军的布置已经成为一盘散沙,不跟着反叛的也先逃为妙,逃慢一点不是也跟随反叛就是被消灭了。

只因形势发展极快致使阿济格收到的告急文书一日数变,才几天云南全境完全失去。他别说无法从长江调军队过去稳定形势,能调兵也根本来不及。

云南如此剧变可长江对岸护卫队却迟迟没有动静让满清高层讨论来讨论去,


状态提示:第二六七章 云南局势的剧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