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80章 部队的再次完善

”回到台湾处理了工业展的一些事,沈磊重新将目光放到军事方面。这是因为他知道大明在位最长的皇帝马上就寿终正寝了,而木匠皇帝即将登台了。

而大明的末世就如出场锣一声紧一声敲响,对这个木匠皇帝的评价可是不大高。可历史评价基本上全是贬词的天启皇帝主要罪名还是重用了魏忠贤这个太监,与正德皇帝一样先是政治不正确,而不是在该皇帝统治期间自身有什么天怒人怨的恶行。

至少天启皇帝属于一个心灵手巧,脾气温和比较贤善,除了痴迷木匠活性子也不乖张。只是他在文化教育上缺少了儒家思想熏陶,在当上皇帝后与大臣们行为有点格格不入。

天启与正德应该都是与大臣斗法败下阵来才放任太监的,而太监与文官属于二大体系,前者天然属政治不正确而后者自带光环。更可惜或巧合的是二人都很早因落水生病就死了,又没有儿子传位。如此一来给阴谋予极大空间,还有就是给人们留下太多想象空间。

这是在大明的皇帝中正德比较另类,有一些积极进取的yù_wàng。而天启皇帝被一些人别有用心描述成文盲肯定是不准确的,但说他是儒家思想盲,未接受过完备政治教育肯定不会错。因正德另类,天启其实很聪明,二人不早死的话一旦熬过资深大臣,真正能柄权,在治理上不知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新气象。

只是假设永远是假设,对天启皇帝沈磊同情比崇祯更多。当然同情归同情,木匠皇帝上台大明距末世更近一步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下面就是大明失去南北一统的末代皇帝崇祯了。

大明末世愈近沈磊的军事准备就愈迫切,只是向台湾移民因辽东形势与山东情况还算稳定,福建移民也无法大规模展开,其他流民收集困难,到年底也不过十万多人,加前口子村这里一万多,加起来他统治下的人年底时也只有十二万左右。

不谈这些人来自各处互相口音不大能顺利勾通,行为习惯与风俗也各别,总而言之还未能整合起来。就算是完全整合起来这十二万左右人口看似不少,其实欲扩编军队也扩不了多少。

正常情形下这点人口适应当兵的人在一万至二万,当然二万人是一切工作都停止,属于只能在农闲时打一下的季节性军队,不然只能靠抢劫或饿死。

而沈磊这里移民多,因而非正常家庭多。这一来男性比女性多,青年比例也较高一点。大致上以十六至四十五计算适合当兵人员达到四万以上,但他这里仅工厂与基本建设人员就用去近二万,加农业上劳动力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另外他不可能将年龄较大者也拉进军队,所以现在仅十六岁至十八岁有不少少先队当预备兵员训练学习着;运输船半民半兵已有近千人。真正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的水6护卫队共四个营加一个水兵6战营,一个营级水兵大队,一个营级守备大队,总计只有三千多人。

就这点儿兵力还分成海洋岛、前口子村、台湾三处,最近处在长礁嘴岛放了一个连。兵分数处外,至今四六型步枪仍然只有一千多条,这个实力实在是不太足了。为此沈磊决定年底扩编出二个营来,步枪武装数也要远过二千。

为应付接下来的形势沈磊计划在下面二年内扩编护卫队总数不低于一万,步枪不低于七千,威海型战船不少于八条,6舟四艘。

具体安排为四艘6舟两个水兵6战营一千余人;二个水兵大队八艘威海一千余人;六个普通营四千余人;一个综合教导营七八百人;五个炮兵连一千人左右。其他为守备营,水兵基地与军工基地警卫部队等等。另外联通大队八十至一百哨海军民二用,监管劳改队的武警,治安的巡警之类半军事组织根据需要设立。

再过二年沈磊治下基本上不大会过二十万人口,养一万军队比例已经是高了。正常情况是养不起的,好在他的工业规模大且产品都是能赚取额利润的,不然能吃饱饭与武装了步枪,也买不起硝、磺、铅之类。

有了上万护卫队特别是有了八艘威海进攻或


状态提示:第80章 部队的再次完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