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霸武刀王>第240章 惊天财富
的东西全能在短时间内倾销出去,这一路上既没有马贼,有没有关隘税所,马帮的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唯一让他们发愁的事情是赚了钱没地方花,在西凉人攻克敦煌之前,这里还是一座原教旨主义的城市,完全禁欲,不许喝酒,女人也蒙着面纱,大量的士兵诗人商人聚集的城市,对这两种东西恰恰是需求强烈的。

有眼光的人多的是,第一批抵达敦煌的青楼女子是李少华帮组织的货源,十几辆外表简陋,但是适合长途跋涉的四轮马车风尘仆仆的来到敦煌城外,从车上下来一些身段苗条举止妖娆的女子,在地上顿着麻木的脚,哼唧着,拿粉拳锤着腰,捏着腿,掀开面纱打量着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

有人娇滴滴的呢喃道“这就是西凉啊。”

大家已经约定俗成的把这个兴的国家叫做西凉。

以往史千秋盘踞凉州,雄霸一方,也不敢公然称王,因为他的实力毕竟有限,但现在不同了,元天打败了帖木儿,一战成名迅速上位,疆域也象气球一般越吹越大,帖木儿留下的真空地带太大了,谁先抢到就是谁的,试想一下,一个统霸了整个西域外加河西走廊的兴势力,难道还没有资格称王么

笑话

不称帝都是客气的。

敦煌的茶楼酒馆里充斥着一帮被称作“参军”的人,他们大都是从中原而来的落魄文人。西凉缺知识分子,因此对前来投效的读书人很照顾,一律给予参军的虚职,允许佩戴刀剑,穿官靴,还发给少量的俸禄。

当然不排除这些人中确实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能投笔从戎报效西凉,或征战沙场或出谋划策,总是有些用场。但大多数读书人只是夸夸其谈罢了,所以到后来西凉军再也不招募参军了,但这不妨碍他们自己购买官靴和圆领袍子,正儿八经的在外面晃荡,自称参军大人。

参军们每日里混迹在茶楼酒肆之中,商讨的却是军国大事,国号年号官制科举制度,甚至皇帝应该纳几个妃子,都是他们探讨的内容,西凉是个崭的国家,甚至说还不具备国家的雏形,只是一支军队罢了,凉州的那一套体系和人力资源根本用不上,可谓百废待兴,数不清的官职等着这群读书人去坐呢。

自古以来,做官就是读书人的毕生目标,可是中原的科举制度极其严酷,如同千万人挤过独木桥,每年都有大量名落孙山的读书人,生活无着,前途无着,现在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让他们参与创建一个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如何不让他们心痒难耐,踌躇满志呢。

元天终于走出了他酣睡了三天三夜的院落,一出大门就呆了,院子外面站了密匝匝一群文武官员,全都穿着崭的袍子,敦煌这地方热,西凉国又没有具体的官服制度,所以大家穿的都是浅色的袍服,以浅红浅绿居多,式样和中原大周朝的圆领是一样的,但胸前没有补服,冠帽是无翅乌纱,以帽正玉石的大小和水头成色来区分官职大小。士兵们也换下了赤红的战袍,穿上凉爽透气的白色纱府绸战袍,外面再穿上崭的锁子甲,铁盔上的孔雀翎也是崭的,大家伙都是里外三,令人精神一振。

周端安站在百官之首,上前一步道“主公可大好了”

主公,这个词让元天很不适应,但却是合适的称谓了,毕竟现在还没登基,称陛下还是殿下,万岁还是千岁都是个问题,主公好,意思到了还没有歧义。

元天不禁“唔”了一声,向前走去,后面马上跟过来几个人,用黄罗伞盖替他遮着太阳,搞得他很不适应,道“不用打伞,你们忙别的去吧。”

侍从们进退两难,周端安正色道“主公,规矩不能坏,咱们根基浅,若是没个排场就让人看不起了。”

元天顿时瞪了一眼,道“谁敢看不起帖木儿百万大军都打败了,还在乎这些虚套我说不用就不用,撤了”

周端安赶紧一摆手,让侍从们撤下,虽然有些不乐意,但心中还是暗赞说一不二,这才是开国君王的做派啊。

“主公,天下士子进言您早登大宝,开国建业。万言


状态提示:第240章 惊天财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