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打起手帘,一片风沙吹过,前方出现一座巍峨的城墙。
“常兄弟,那就是我代郡西陉关”。
但见西陉关城墙两侧为天然峭壁,峭壁石峡为黑褐色,关口呈“v”字型,上宽下窄,峭壁下方为3米宽狭长通道,城墙高约10米,护城河宽5米,两侧悬崖高约200米,城墙上建有雁门楼,楼上旌旗招展,楼下城墙上士兵把守森严。
“这就是当年赵武灵王建立起的北方要塞,怪不得能拒匈奴于北疆,果然坚固雄伟”看到如此雄城常人也禁不住感慨一番,理工男同珍在荒漠中闲聊的时候,顺便补习了一下赵国文化。
远处城墙下,很多牧民和商旅此时正排着长队接受进城检查,好一派繁荣的景象。
突然,常人右耳微动,猛然转身向身后眺望。
郭大勇也纳闷的回过头看了看“怎么了?常兄弟。”
“哦,郭大哥,西陉关这个时候还有部队进城么?”
“前些时日与我同时出城巡逻的共有两队人马,不过我耽搁了这么久,估计他们应该已经回来了。”
常人笑笑说:“好想快点进城参观一下城内的繁华景象啊!”说完,拉着郭大勇快速向城门跑去。
其实常人已经听出后方有大队骑兵正在接近,不过有些话不便明说,此时还是应该保持一贯作风“低调、低调”。
正当两人跑向城门时,后方道路尽头尘土飞扬,一支响箭射向天空“咻!”
郭大勇站住脚往上看。
“怎么了?郭大哥”
“匈奴人来了,发信号的是我们的人。”
响箭过后,城墙上锣鼓声响起,人群突然失去秩序向城门拥去,外面的士兵并未阻拦,大开城门放人群通过,郭大勇拉着常人也向城内跑去。
但城外的人群实在太多,此时后方的骑兵已经追了上来,“停!”一个清脆的声音喊到。
常人回过头望去,但见后方骑兵整齐的排列在人群50米之外,领头的是一员女将,头戴红缨银盔,身穿银甲银靴,披着红色的斗篷,座下枣红色战马打着响鼻,真是英姿煞爽啊,常人暗赞道。
“是李箐郡主!原来真是我们的人”郭大勇笑着说。
李箐见城下百姓还未全部撤入城中,于是指挥手下士兵掉转马头掩护撤退。
片刻后,不光是常人,城门下的每个人都能清晰的听到远处轰隆的马蹄声、战马的嘶鸣声,匈奴人到了。
进城后,郭大勇带着常人爬上城墙,看着郭大勇不停的跟遇见的官兵打招呼,常人直觉上认为郭大勇应该不是名普通的斥候。
城墙上,两人站在城墙一角,能够看到远处上万的匈奴骑兵正在和李箐的几百人对峙。
“百姓都撤回来了,她们为什么还不撤?”常人望着李箐的背影问。
郭大勇指着前方解释道“匈奴人知道凭着骑兵无法攻城,他们总是在百姓入关的时候来偷袭,你看他们现在停下的位置正好是弓箭的射程边缘,如果郡主这个时候回城,匈奴人将尾随而至,到时候根本来不及升起吊桥。”
李箐此时也骑虎难下,自己与敌人间距不到100米,对于骑兵来说一个冲锋就到眼前,她知道匈奴人现在不杀自己就是在等自己回城,如果己方城墙上放箭支援,那恐怕还未等敌人中箭,自己这百余儿郎已先殉国,而自己则像匈奴人的猎物,随时可以宰杀。
匈奴阵中,一员大将策马踱出。在阵营前,用弯刀指向李箐叽了哇啦不知在说着什么,后方的匈奴士兵哄然大笑。
常人侧耳倾听,蒙古话?虽然带些口音,但常人听出那确实是蒙古话,都是些什么抓住之后叩赏三军给大家当老婆之类的。
李箐观察对方的神情,知道是在侮辱自己,伸手握住腰刀,这才发现手心尽是冷汗,心里明白,今日稍有差池,身边这几百名代郡的精锐,将跟随自己奔赴黄泉。
这时,城墙上吊脚楼木门打开,一名身穿金盔金甲,身披黑色斗篷的魁梧大汉踱步而出,每过一处,身边官兵均行军礼,大汉走到城墙边上,只手扶着墙垛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