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李由,此人善守不善攻,又明知自己乃是当朝丞相之子,城破则必死无疑,必然会誓死抵抗,莫说几个月了,再坚守一年两年也不成问题。

再说那周文,自持服侍过春申公黄歇,又自诩度过两年兵书,孤军深入,虽前期势如破竹,不知步步为营,竟然妄想一举攻破咸阳,岂知前期的胜利乃是秦朝连年修筑长城,大军抵抗匈奴,又加上修筑阿房宫,关中空虚,如今章邯得到重用,又率七十万大军反扑,岂有不败之理。”

吴范道:“秦川自古易守难攻,绝非一举能攻克之地,周文实乃自取灭亡,我虽现代理父亲处理政务,但毕竟年幼见识少,我军该何去何从,还请先生赐教。”

“之前授已经分析了荥阳的情况,绝非长久之地,当前应该弃荥阳,放弃一开始制定的西征目标,转而东进,去齐国,齐国三面临海,且齐鲁百姓深恶秦朝统治,早有地方蠢蠢欲动,自从始皇帝巡游蓬莱之后,对此地治理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森严,现在又有周巿奉陈王之命收复魏地,已经攻克临济,东阿等地,想必以周巿的能力必能成功,我军现有兵马三万余人,粮草充足,可以支持周巿光复魏国为条件,绕过荥阳走曲遇,攻定陶,过东阿,沿着济水直达狄县,再以狄县为根据地向东进攻,取齐国之地,成就不世之功。”

“狄县?”吴范皱了皱眉头脑海开始回忆:“狄县不就是周市最终攻克的郡县吗,就是现在在山东高青附近,攻齐国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况且当地乃是孔孟之乡,想必也是有很多人才,本身齐国就是田氏从姜尚后人中抢夺的,再加上后期的乐毅差点灭了齐国,齐国对外来侵略愤怒最深,秦国又是最后一个灭亡的齐国,齐国百姓最渴望的应该就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权,此处倒是一个不错之地。”

沮授接着说道:“我军当以奉陈王之命,以助各国复国为由,放弃荥阳,大军东进,招揽当地贵族豪杰,王氏子孙,名义上奉其为王,收复故土,但控制其兵权和政权,逐渐使其形成没有实权的王,这样前期必然会得到当地人民大力的支持,扩充队伍,同时也不失仁义之名,至于立何人为王,主动权自然掌握在我们手中。之前在下所说的狄县正事当地豪杰田儋,田横,田荣三兄弟乃是齐王国君族氏,隐居在狄县,且是当地豪杰颇有威望,我军可借以恢复齐国为名,立田儋为齐王,趁机攻占齐鲁之地,作为我等立足之本。”

吴范道:“我也听说过这田氏三兄弟,此三人皆非肯寄人篱下之辈,只怕其不会受我等控制。”吴范仔细听到田儋这个名字,脑海中就过滤出了陀螺留在脑海的信息,田氏兄弟正是在周巿兵临狄县之时,在城中杀死县令,率领族中亲信杀退周市,并一举收复了齐国之地,自立为齐王,且在日后诸侯反秦战争中不听从指挥,不出兵救援项梁,导致项梁兵败身亡,所以项羽才无比痛恨齐国。

“公子大可放心,到时在下可以先写一封书信给田氏,保其王位,并告知我等只是为其复国,待到齐国复国之后,我等自会退去,且昭告天下,让天下百姓共同监督。但公子大可放心,等到我等破齐之后,若他田儋听话最好,若是有反叛之意我等只需找到比田氏兄弟血统更加纯正的人,代替田儋,就会变得名正言顺。”

吴范听到沮授的分析顿时欣喜若狂,“今日听先生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范这就引先生去见父王,先生再将这席话说给父王听。”

沮授却摇了摇头,叹息道:“假王想必现在还是顾念陈王的旧情,放弃荥阳转而东进,肯定会造成陈王的愤怒,即时不当时发作,也会从此分道扬镳,假王重义想必宁可战死也不会背叛陈王。”

吴范略一思索,想这沮授所言极是,看来得想想办法了,毕竟不能陪着自己这便宜父亲等着章邯屠杀啊,吴范道:“先生先请回营,范先去打探父王口风,为了数万将士,范必从先生之计,即便父王不同意,在下也会想办法实施,请先生稍晚时候再来帐中


状态提示:定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