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八月份是最热的时候,没什么农活,但这样的天气干活也受罪,但乡里人向来都是一家有事多家帮忙的,许援朝人缘好,乐意帮忙的人也多,陈双感激不尽,每家都送了点粮食。

人多也就快了很多,在许愿看来,就一层的屋子,在未来交给机器,一会会就能造好,然而这个时代需要好几个月,而且还是人力的,许愿以为这只存在于远古时期,原来这个时代也是如此,但是这个时代的人都好热情、亲近,许愿非常喜欢这样的氛围。

她渐渐地走得稳当了,可以一个人走了,陈双也就不经常拘着她了,换成了许传鸣看着她,她喜欢去后面的小菜地,上回她看到陈双种了东西,她来这个时代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地球时期的作物,很显然,这个时代真的好多物种,还全都养在地里,都是纯天然的。

九月份中旬开始才是真正农忙的时候,不光是水稻,还有别的作物,仓库这边进进出出,一袋一袋的粮食存进仓库,许爱党尤为重视,谁称的重谁抬得粮食都必须记清楚了,然后才能进仓库,陈双最忙碌的日子大概就是这段时间了。

许愿这才明白原来这种草一样的作物长大了以后就是经常吃的那个米,星际上的米,专家们号称还原古地球的主食,都是很大的,吃上去口感一点也不好,原来真正的米是这样的。

许愿已经停了奶,开始吃一些辅食了,许家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许老太给她过炖一个水蒸蛋,许愿很喜欢,陈双也养了两只鸡,打算生了鸡蛋给孩子吃。

十月中旬的时候,才全部收完,许家港今年实打实的丰收让许爱党走路都带风,村里都洋溢着丰收的喜庆,上头的人下来收粮食,看到这么多,也着实诧异了一番。

许爱党去城里开会的时候就被表扬了一番,让许爱党说一说如何管理生产队。

还请了专门的人到许家港去采访去拍照,因为陈双的记录方法也被表扬,特地有人过来采访陈双,问她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法子。

那摄像机对着她,陈双有些腿软,壮着胆子说:“咱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拖国家的后腿,都必须奋向上......做记录就必须记录真实准确一目了然.......”

陈双觉得这大概就是她人生中最光荣的几分钟吧,更更更光荣的是,她居然上报了!

“诶呀,这不是援朝他媳妇嘛!上报纸了!”兴城日报的第一版面上印着陈双的大照片,许家港的村民们纷纷诧异地说。

“援朝媳妇上报纸了?在哪里给我看看!”

“上面写了啥啊!这照片拍的可真好看啊!”

“援朝媳妇上次说:社会主义建设,大家都不能拖国家的后腿,都必须奋向上。这文化人说话多好听!”

这四村八里的都给传了个遍,就那一张报纸,摩挲了不知道多少下,都起了毛,许老头和许老太颜面倍有光,连陈双的娘家都忍不住过来问了,陈双瞬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名人,老许家那个上过报纸的媳妇。

那时候恰是三房要搬新屋子了,一共三件屋子,一间烧饭吃饭的,两间睡觉的,简单地打了几件家具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许援朝知道的时候,还是同事的提醒。

“诶,许家港,陈双,援朝,你媳妇是不是叫陈双?快来看,是不是你媳妇,上报纸啦!”

许援朝正在修理机器,闻言举着满是机油的双手走过来,“什么?”

那同事把报纸给摊开,“你看是不是你媳妇?许家港,陈双?”

许援朝惊诧地点点头:“是我媳妇!”

二话不说,就看了起来,待是看完,忍不住自豪了起来,“谢谢你啊,兄弟,这报纸我跟你买了。”

那人也理解,称赞了一番。

许援朝修好了机器,洗干净手,回到了住处再拿出报纸来读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拿剪刀把关于陈双的报道给剪了下来。

忽然想起来,囡囡出生到现在还没有拍过照,九月份是她的周岁也没给她拍照,寻思着找个时间带他们三个一道来城里拍张全家福。

许援朝把减


状态提示:37.03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