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大道争锋>第一百六十二章 玄功初成 化丹三重
>他心中暗道:“想门中那两位前辈,也无成法参照,便这样还能硬闯出一条道路来,当真是了不起。”

溟沧派除开派祖师之外,还曾有过两位前辈也是丹成一品,不过都是机缘巧合所至,想要再来一次也未必如意。

至于凝聚法力真印,他们皆是得了开派祖师留下的一件法宝之助,是以也未曾在此界之中留下什么凝印法诀。

而百年前溟沧派大变之时,这件法宝被那凶人顺手掳了去,这条路便算断绝了。

因丹成一品者,古今罕见,是以本也没有太多人在意,及至后来,张衍成就一品金丹,门中几名经历过当日之变者方才想起这一关窍来,心中隐隐警凛,意识到那凶人当日说不定是有意为之。

张衍虽不得法宝相助,但有残玉在手,心中也自不怵。

尽管信心十足,但行事之时,他也还是极为谨慎小心,要自演真印,当要先弄清楚其中玄妙方可。

他吸了口气,伸手入袖,拿住残玉,心神一沉,便费心推演起来。

他此刻推演的,并非只是那两道真印,还有经罗书院中看来的凝印之法,这法门共是三百多种,皆是溟沧派前辈所留,他也是庆幸不已,幸好投在了溟沧派中,万年积累,才有这等深厚底蕴,若是换了旁门小宗,能寻得数种已是不错了。

可尽管如此,这些法门多数都为下法,中法那是少之又少,上法更是一个也无。

索性他只为探究其理,找出其中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并不是要借用参照,是以好坏差别不大。

时日慢慢过去,小壶镜中又过得两年。

这时在玉中,张衍已是推演了近百年,除了将钟穆清与秦掌门所予真印试着凝聚了一遍,他还将三百余种凝聚真印的法门逐一演练,方才收手。

到了此刻,他对真印理解之深,可以说此一境界之中,无人能出其之右者。

真印为何如此这般凝聚,何处长,何处短,他已是了然于心。

钟穆清所赠那道法力真印,变化万端,妙用无穷,若是以此法凝聚真印,修行神通法术时比常人快上许多,当可大大提升己身战力。

而掌门所赐那真印,则是舍去所有枝节,只存主干,称得上是大道唯一。

两种法门,皆有可取之处。

钟氏那法门,张衍揣测此留真印者,应是极为好斗之人,方才会走此门路。

而掌门那真印,若是专心一意修持,冲关破境,远胜他人,未来成就之大,不可计量。

但这不是说其中便无有争斗法门,只是纯以斗阵而论,比之前者,却是欠缺许多。

前者重法,后者重道,也说不上谁高谁下。

此时张衍对自己该走何等门路,已是胸有成算,他并不准备照搬前者,而是要独辟蹊径。

他正了正身子,心神往残玉再度沉入进去,便演练起自己所想来。

只是这一回,却他所耗时日却比想象中长久许多。

就算有前番苦功打底,他也是堪堪用了一年多,也即玉中四十余年,反复尝试,不知经历多少挫折,方才推演出一门凝聚真印的法门来。

只是到了这一步,却遇上了一个蹊跷之处。

他每回按此法凝聚真印,所得结果皆是不同。

细细找寻原因之后,这才明白过来,暗忖道:“原来这凝聚真印之时,哪怕细微之处稍有不同,便会导致结局不同,并没有固定成法可以依循。”

既是如此,他也是干脆,不再费神劳心,而是把残玉收起,就坐定蒲团,将法诀拿动。

那腹下金丹得了指引,倏尔一个震动,将全身丹煞收聚一处,照着那真印凝结之法,就是一个运转。

霎时之间,那琉璃也似的金丹放出五色妙彩,毫光映现,自其上飘起一枚虚幻不定的真印来,灿若瑰霞,剔透晶莹,氤氲飘渺,有一一浮现而出。

待这符印愈演愈真,那其中符箓篆文也是愈加清晰之时,就自其中滋生出无穷精气来。

张衍精神不由一阵振奋,这精气便是凝聚真印之时,将一身丹煞转炼而成,若能及时利用,便可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二章 玄功初成 化丹三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