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言情总裁>残阳帝国>784 修复大桥
向曼德勒靠拢,而是向南撤退。既然敌人把大桥炸毁了,这倒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他立即拟定了给板垣的电报,告知部队失去退回曼德勒主要桥梁,只能向南移动,他会在下游水浅的地方,寻求渡河办法,当然会带上重武器。已经过河的一个步兵大队和师团配属部队,暂时交给方面军指挥。

安排完一切,关原下令部队向敌人发起猛烈反击,制造向曼德勒靠拢假象。他准备向南撤退,退到同古或者彬马那,最坏的情况可以向泰国跑,或者在勃固上船,如果板垣把74军吃掉,局面扭转了,则可以沿着铁路北上,做支援状。

周有福的坦克群,在东枝东部,截断了敌人向曼德勒去的铁路,并迅速建立了几道防线,防范敌人突围。敌军拼命向这里发起冲锋,但是都被打退了。他觉得入夜后,敌人会进行一次决死的反击。他从褚亭长那里学到了集中兵力的原则,通常他不会在防线上平均分配兵力。

入夜前,关原将所有带不走的炮弹都像中**队阵地倾泻,做出殊死一搏的姿态。夜色降临后,他的先遣部队突然转向东面,突破了周有福部队的几支运输部队,迅速跳到了外线。与此同时,其余部队一起转向南方,一边撤离,一边破坏道路。在掸邦高原,他还有可以依仗的地形,步步为营的后撤。

周有福发现不对劲,敌人似乎没有来撞自己的铜墙铁壁,而是向南开溜了?在他的经验里,**友邻丢下自己人逃走是常事,但是日军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通常他们会非常死硬地执行上级命令,即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他这次吃了经验主义的亏。倒是黄天仰突然发起的进攻,正好踩到敌军后撤的点上,部队前进势如破竹。203师迅速攻入东枝,占领了敌人指挥部,还咬死了一支正在四处放火。来不及撤的日军后卫部队,打死了第4师团的主计大佐:冈林直树。

第4师团就这么虚晃一枪溜走了。关原并没有违抗坂垣的命令,向曼德勒去的大桥确实被敌人炸掉了,坂垣也同意了他向南寻找渡河点的建议。坂垣其实觉得问题不大。既然大桥被炸断了,说明褚亭长的部队一样过不来,保守算,两三天内还到不了跟前。那时候第4师团应该已经在下游渡河,届时可以利用仍然在手中的仰光至曼德勒的铁路迅速北调,可能比褚亭长的部队到达更快些。

关原的电文里婉转提到了敌人来势很快,但是坂垣觉得,每次决战,都是在最后一刻才决定胜负的,所以他拒绝高估敌人的速度和战斗意志。

如果坂垣可以客观看清楚局面,他应该意识到,褚亭长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在日军之上,第5军一个步兵营的火力超过了兵力更多的日军大队,更别提机动能力了。坂垣心里当然也有自己的估算,他认为褚亭长第5军可能可以顶的上一个半主力师团,也就是说,接近一比一的交换比。但是他拒绝接受,中**队战斗力超越,同等数量日军的可能性,这事关荣辱。

天亮时,周有福的军队已经在大桥附近的草地上清理出了一片简易机场。一架联络机蹦蹦跳跳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了落下,给老周送来了当初建造这座大桥的爱德华上校。

鉴于林秀轩,非常固执地炸毁了堆积桥边的建筑材料,现在褚亭长必须想尽办法来弥补这个失误。他将骨瘦如柴的上校送来,希望他能指导工兵部队,在一天内将大桥修复。同时他希望美国人迅速给他运来修桥的材料。

大桥已经被昨夜的交火以及轰炸破坏的支离破碎,但是那些坚固的桥墩仍然树立在河里。上校实地观察后,开始制定计划,他需要铁板建造临时桥面,钢筋和木材加固桥梁,预计可以先通过汽车,随后再修复铁路。

美军的c47从东印度赶来,将半个工兵营的物资扔到了第5军头上,很多材料被分解了,需要地面焊接,好在褚亭长的蓝翔部队里有不少好手。就在重绘图纸和拼接材料齐头并进前,周有福已经带人上山伐木了。爱德华人还没到,已经通过电台提出了木头大料的规格要求。好


状态提示:784 修复大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