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帝皇分身系统>第129章 皇太极御驾亲征
这一股了,皇太极一定不能让他重蹈张献忠的覆辙。

随后,皇太极便将自己的命令,悄悄下达给了鞑子各旗旗主,让他们筹集粮食,集结兵马,做好战前准备。

时间到了崇祯十三年六月三日,皇太极在盛京集结了大军十八万,号称五十万大军,正式发兵征讨大明。

其中,这是十八万清军中,鞑子兵六万,剩下十二万则是汉八旗清兵。

可以说,六万鞑子兵,基本上已经占到所有鞑子兵的三分之二,这一次皇太极可谓是发动大清的举国之兵,来打这一战了。

甚至,这十八万人马,还不包括蒙古八旗的人马。

这一次,在皇太极的严苛命令下,蒙古各部落总共出了八万大军,参与到这一战中,基本上也是蒙古人的全部人马了。

二十六万大军,随即分成两路,浩浩荡荡的杀奔大明边境。

其中,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十六万大军,主攻辽东锦州祖大寿这边,另外十万大军则有多尔衮率领,从蒙古草原,准备从宣大一带的长城杀进大明境内。

虽然上一次多尔衮战败,但这一次皇太极依然将另外一路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多尔衮,而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豪格。

毕竟,皇太极很清楚,多尔衮无论是资历,经验,还是身份,都是最合适的,其他人不是资历不够,就是能力不行。

“报,边关急报!”

崇祯十三年六月十日,朱勇在京城内,收到了边关传来的十万火急加急战报。

“什么?清军大举进攻锦州?皇太极亲自领军?宣大那边也发现了清军的踪迹?”

当朱勇同时收到卢象升和祖大寿传来的加急战报后,得知有两路清军,同时进攻锦州和宣大一带,不由得大惊。

朱勇从祖大寿和卢象升送来的战报中,两人都提到,清军这次出动的兵力十分多。

祖大寿在急报中说,清军兵力至少在十五万以上,还是有皇太极亲自领军,来势汹汹,直扑锦州、松山,塔山等城。

这几座城池都在山海关之外,也是此时大明在山海关外最后的防线,是当年孙承宗主持修建,抵御鞑子南下的主要防线。

而卢象升的急报中,也提到清军兵力至少在十万人左右,而且大部分都是骑兵,他们从北面长城缺口入关。

此时肆虐纵横在宣府,大同一带,卢象升已经领军出战。

“皇太极这是准备拼命了嘛?难道因为我在大明国内的所作所为,不仅让松锦大战提前到了。

甚至,这一次连松锦大战的规模,也扩大了嘛?”

朱勇此时在心里,冒出这样的念头。

对于接下来,大明可能会与清军在松锦一带,进行一场决战,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

因为,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两军要想决战,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就是辽东松锦一带了。

但朱勇本以为,这一战至少要在等两三年后,才会爆发。

毕竟,鞑子去年刚刚损失不小,他们一定还没有做好和明军决战的准备。

朱勇猜的也确实没错,皇太极这边本来的确没有做好和明军决战准备的,他们计划在两年之后,拔掉锦州,松山等这些碍眼的钉子。

可是,朱勇在大明内的改革,以及张献忠的覆灭,让皇太极等不了了,决定其他发动进攻。

反正我们没准备好,大明那边也同样没准备好,无所谓了。

这是皇太极的想法,因为他认为时间继续拖下去,对他们会越来越不利。

“传令给卢象升和祖大寿,让他们负责抵御进攻的清军,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一战万不可输。

朕会下令,让朱勇集结兵马,过段时间去支援他们。”

朱勇借助崇祯分身,给卢象升和祖大寿下达了命令。

同时,很快朱勇也在京城集结了八万新军,准备驰援辽东。

这一次,朱勇准备率领新军,前往辽东,因为根据祖大寿的急报,那边皇太极亲自率领的清军,要比西面进攻卢象升这边的清军多很多。

再者,北面卢象升那边的地势,太过于平坦,适合清军


状态提示:第129章 皇太极御驾亲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