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战隋>812.第812章 如簧之舌
心,高踞上座,任由冯鸿“消化吸收”这些机密讯息,而孟坝对孔颖达这位声名显赫的山东名士尊崇不已,唯其马首是瞻,没有丝毫插嘴的意思。

冯鸿想不出对策。现在奚族非常被动,正如阿会正所说,当务之急就是保存实力,没有实力就是砧板上的鱼肉,因此只能以不变应万变,耐心等待局势的变化,等待突厥人出兵支援,等待渔翁得利的机会。当然,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必须阻挡中土人的攻击,不能把军队拼光了,也不能把最后一块地盘丢失了,所以冯鸿的使命必须完成,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中土人,延缓中土人的攻击,给奚族赢得宝贵的逆转危局的时间。

冯鸿勉强稳定了情绪,打算按照既定之策,行缓兵之计。

正当冯鸿斟酌言辞,尚未开口之际,孔颖达又不紧不慢地说话了,“你渡河而来,无非两个目的,一是刺探虚实,二是行缓兵之计,拖延决战时间,等待局势变化,而目前有能力改变安州局势者,唯有突厥,且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碛东南牙旗的叱吉设阿史那咄捺,一个是统领你们奚、霫、契丹三族的步利设阿史那咄尔。”

“我军之虚实,某已详细告之,中土的白发贼就是松漠的白狼,统领这支军队的就是白狼,攻打安州的也是白狼,另外就是辱纥王部,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力量。”

冯鸿暗自冷笑,嗤之以鼻。孔颖达的谎话过于拙劣,示敌以弱的目的无非就是使诈,就是诱使阿会正主动攻击,但阿会正又岂会上当?

孔颖达面带浅笑,继续说道,“实际上,我们在安州战场上并没有太大优势,之所以取得较大战果,都是因为出敌不意攻敌不备,打了你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之所以能够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都是因为突厥人的帮助,如果没有突厥人的帮助,我们绝无可能安然无恙、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鬼方城下,断绝了你们的回撤之路。”

冯鸿更是不屑,在他看来白狼之所以能够突破突厥人的阻击杀进安州,都是因为突厥人上了中土的奸计,对形势做出了误判,结果给白狼钻了空子捡了便宜,而这则进一步证明,白狼的背后有中土朝廷的大力支持,否则绝无可能诱使突厥人上当。

“某这番话在你听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孔颖达抚须笑道,“所以你们坚信,突厥人为了维护东北之利,为了保护自己的有力别部,势必要出兵支援奚族,为此甚至不惜冒着与中土反目成仇之险,与中土大打出手。再退一步说,即便突厥不敢与中土翻脸,不敢大兵入境,也会联合霫、契丹等东胡诸种,利用别部之力量,与中土血战安州,利用安州战场来牵制和消耗中土。”

“基于这一预判,你们要行缓兵之计,保存实力的同时耐心等待局势变化,然后再做出有利于奚族利益之决策。而这个决策无非两个,如果突厥人倾力支援奚族,两虎相争,你们就窥伺一侧,渔翁得利,反之,如果突厥人不敢与中土反目,要以牺牲奚族来维持南北关系,你们就倒戈,背叛突厥倒向中土。”

冯鸿暗自吃惊,不过以孔颖达之才智,透过当前形势看到奚族对策也在情理之中,不以为奇,奇怪的是,孔颖达如此直白,到底想说什么?如果孔颖达的目的是示敌以弱,诱使阿会正主动攻击,那他推测出奚族在目前局势下的应对之策是缓兵之计,岂不适得其反,自相矛盾?

“你现在肯定在想,为什么某要说出这番自相矛盾之辞?”孔颖达微微一笑,从容说道,“中土的强盛有目共睹,安州迟早都要回归中土,东北这大片疆域也将纳入中土版图,而这个时间很快,也就是数年之后的事,只待南北大战决出胜负,一切也就尘埃落定。”

“南北大战的最后胜利者是谁?这个答案每个人都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

孔颖达手指冯鸿,正色说道,“所以,你们对未来形势的预判是错误的,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不论突厥人倾力支援奚族还是借助东胡诸种之力支援奚族,都无力阻止中土收复安州控制东北


状态提示:812.第812章 如簧之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