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永不下车>第三六〇章 猫仔

豢养猫仔,与具有类似待遇的狗一样,这种广泛而持久的行为,的确有历史上防范鼠害的重要因素。

正如养狗为放牧、警戒与狩猎那样,人类对猫的偏好,有明确的溯源,但这种因素却很难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偏偏认为猫的面容可爱、甚至美丽,而对同样有重要利益的其他动物,猪,牛,羊等,则没有这样的感觉。

审美背后的根本原因,很简单:

因为猫的容貌,与人类幼崽的相貌较为相近。

对幼崽相貌的偏好,毋庸置疑,是任何高级生物所必然具有的一种特质,在人类尤其如此,否则,面对长年累月抚养幼崽的重担,智慧觉醒的人类个体,恐怕多半都很难坚持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承担养育后代的漫长辛劳。

并非出于情感,或其他任何后天的因素,让人类偏好幼崽的相貌,而是没有这种基因层面偏好的个体,都迟早会绝种。

偏好幼崽的相貌,具体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所谓审美趋向,对大眼睛、圆脸庞、线条柔和的相貌,会不自觉的心生喜爱,这种趋向,会部分投射到成年状态的人类个体身上,而对身材较小、又具备上述面部特征的猫仔,则投射的更加显著,甚至十分强烈。

幼崽样貌的偏好,对人类繁衍、延续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事实。

但作为一个人,这种源自自然选择的好恶,却很难完全局限于抚养幼崽的层面,而会毫无道理、没有缘由的蔓延到生活之方方面面。

进而,即便所谓猫仔,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后代,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对人类个体而言也没有任何繁衍、延续的好处,自古至今的很多人,仍对其十分喜爱,甚至还自以为是的认为,“人类就是会喜欢一切可爱的东西”。

然而“可爱”又到底是什么呢,无非是,有利于基因延续的人类幼崽,天生的样貌而已。

倘若做这样的假设,有一天,人类的新生儿,相貌都变作了夜叉厉鬼的样子,可想而知,剧变发生之后的短时间内,会有不少心脏脆弱者因此去世,但过不了几代人的时间,人类的审美,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夜叉厉鬼的样貌,一定会取代今天幼崽的模样,成为“可爱”的象征。

并非这世界太疯狂,而是面对剧变,所有固执己见、仍然认为传统幼崽样貌才可爱的人,都几乎无法完成抚养的使命。

进而,在生存与死亡的竞赛中,被无情淘汰。

人类的审美,进而,一切人文艺术的所谓“美的追求”,剖开表层,其实质就是这种无(客观)意义的延拓。

这种延拓,倘若超出了寻常的限度,就是所谓“强迫症”。

生活中,一大堆的物品,堆放的整齐有序、横平竖直,是会比杂乱无章时更有效率,不论查找、取用还是占地存储,前者都会比后者有优势,这是人类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很早就注意到的情况。

进而,就会催生出一种,对秩序、有序、整齐排列的追求。

这种追求,一直到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确有现实价值,整理书架,整齐砌墙,码放货物,在这些场合下,追求秩序、整齐的天性正得其用;但是在另外一些场合,譬如侍弄花草,设计图案,观察自然,这天性就是纯粹的多余。

一般而言,在面对不同场合时,普通人可以较灵活的切换偏好,在追求整齐与错落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

但也有不少人,即便明知此时追求秩序、整齐毫无意义,却难以自拔的沉浸其中。

将餐盘里的玉米粒码放整齐,写字务必要对其所有字母,汽车没完全摆正就要再停一次,所有这些动作,当事者本人,往往也不知道自己为何非要如此。

其实这种“强迫症”,人人都有,多少都会有相关的症状。

只不过当一个人面对猫仔、大呼可爱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在犯同样的错误,正在进行毫无意义的延拓罢了。

从这种角度观察,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程度轻重不一的强迫症。

“爱屋及乌”,表述


状态提示:第三六〇章 猫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