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体力不佳,回营休整,等恢复了体力,在跟敌人交战,这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qg)吗

可是谁知道,到了这里竟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猪脑子阿巴泰,难道看不出来士兵们有气无力的样子吗你知道不知道本王的苦心吗难道我不想早(日ri)攻下锦州城,反而想留的那些明军在那里逍遥吗

阿巴泰的话,自己该怎么回答,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如果同意了,恐怕阿巴泰领的6万清军精锐,去了也回不来多少。

可是不同意,阿巴泰那仇恨的眼神,让自己的心里很不舒服。

多尔衮冷冷的说道,“本王命令,全军立刻返回大营。”

多尔衮这声冷冷的命令,让阿巴泰心生反感。

阿巴泰的母亲伊尔根觉罗氏,与努尔哈赤成亲,是他的第七房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出(身shen)一般,生前没有受过努尔哈赤的宠幸,死后也没获过任何哀荣。她连生卒年月都没有留下,在清朝史书中甚至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阿巴泰母亲地位较低,直接影响到他(日ri)后在诸兄弟中的排位。

皇太极继位之初,封赏诸贝勒并赐宴。赴宴的诸贝勒中,地位最显赫是八和硕贝勒--代善44岁、莽古尔泰40岁、阿敏41岁、皇太极35岁、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岳讬27岁。阿巴泰虽已38岁,因只是个贝勒,座位排在了诸和硕贝勒以下。

到了以后,其余的兄弟都已经封王,而他依然只是个贝勒,这让他的心中很是不忿。

今天多尔衮这个态度,让他彻底爆发了。

阿巴泰也冷冷的回答道,“既然睿亲王不想攻打锦州城,那就由我去攻打锦州城,睿亲王只管在义县等待消息就行了。”

阿巴泰的话,顿时让多尔衮一怔,自己堂堂的睿亲王,竟然连一个贝勒都管不了,这也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多尔衮只是一愣神的功夫,阿巴泰已经打马离开了他的(身shen)边,来到了他所统领的士兵队伍中,高声喊道,“你们有谁跟明军交战过”

(身shen)边的清军士兵闻言,顿时纷纷举手喊叫起来,“我,我”

阿巴泰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喊道,“明军的战力弱不弱”

“弱”

“我一个人能打三四个明军。”

阿巴泰见状更加满意,再次提高声音喊道,“锦州城有很多弱小的明军,那些可都是功劳呀,你们想不想去立这个功劳,这些功劳可是垂手可得呀。”

清军士兵大部分都跟明军交战过,自然相信阿巴泰说的话,跟明军交战,真的就跟捡功劳一样。

于是众人纷纷呼应,“想,”

“我命令,跟我来增援的士兵,现在立刻随我杀向锦州城,不得有误。”阿巴泰最后说道。

阿巴泰说完,率先领着亲军护卫,向着锦州城方向走去,其余的士兵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多尔衮看得目瞪口呆,本来这些精神萎靡的清军士兵,听了阿巴泰简单的这几句话,立刻变得斗志盎然起来,呼喝着向锦州城方向赶去。

多尔衮再次怀疑自己的领兵能力,想起了一句老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虽然有些佩服阿巴泰的领兵能力,但是多人问真的不相信他这次去锦州城能打赢。

多尔衮凌厉的目光落在阿巴泰的(身shen)上,心中升起了一股杀意,就想上前将阿巴泰毙于掌下,可是看了看阿巴泰(身shen)边众多的亲兵护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阿巴泰(身shen)边的亲兵护卫可不是摆设,虽然这些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可是自己一旦跟这些亲兵护卫纠缠起来,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万一引起这十余万的清兵混乱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多尔衮心中愤怒,但是也无可奈何,既然阿巴泰已经领兵赶往锦州城,如果自己现在退回大营,万一阿巴泰落败,这6万清军可就全毁了。

多尔衮想了想,也只能命令手下士兵,远远的跟在前锋部队的后面,一旦前军落败,自己上前也好有个照应。

相比多尔衮的郁闷,阿巴


状态提示:第350章风云再起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