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 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 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梭罗瓦尔登湖

将卢奶奶送回家, 司芃在对面茶馆借了电动车, 风驰电掣赶往她常去的一家南洋货行。近三十种食材配料全都配齐后, 赶回小楼,时间刚刚好,来得及弄午饭。

“卢奶奶, 你教我, 中午我们就吃地道的新加坡叻沙。”

“你这么快就全买回来?”卢奶奶还叨念着凌彦齐:“我本是想等阿齐来了再做。”

“可是凌先生, 不是出差还没回吗?”司芃洗净手, 从厨房探头出来,“我们能等,活蹦乱跳的虾可不能等。还有我从来都没做过这道菜, 第一次做失手怎么办?还是等学会了,再做给凌先生吃。”

卢奶奶说:“那也行, ”司芃推她进厨房, 她又说, “不用一天到晚叫凌先生。阿齐个性温和体贴,比你也大不了几岁,直接叫名字就好。”

“好啊,反正他也不常来。”司芃带上围裙,问, “是不是先熬汤底?是哪些食材?”

“先把虾处理下, 虾头虾壳别扔, 炸一下捞起。”卢奶奶说。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这栋小楼也就厨房不冷清。中午的时光过得飞快,差不多一个小时,司芃才做好两碗叻沙面,端去餐桌上,摆好餐具,推卢奶奶过去用餐。

卢奶奶拣起筷子,说:“要拿调羹,筷子夹不起来的。”

司芃说:“要煮这么烂?”她拿筷子去夹,面条拉得好高,看来还是不够糊烂,她泄气:“失败了?”

“有什么关系?反正筷子也是拿惯了的。”

司芃从橱柜里找出调羹,卢奶奶接过去:“舀汤喝。”她先尝一口,“不错不错,比我几十年前第一次做好多了。”

司芃也坐下来尝,这味道,甜、酸、鲜、辣都有。只不过面条的口感太黏糊了,她不太习惯。

卢奶奶笑着看她:“吃不太惯?我记得,阿齐刚去新加坡时,也吃不惯那边的食物,只肯吃我做的家乡菜。后来交了当地的朋友,便天天跑去小贩中心,点一碗叻沙面。”她一口一口地喝汤,像是自言自语:“一转眼,回国都一年多了。”

“奶奶想那边了?”

“是啊,在国外呆得越久越想家乡,觉得家乡哪儿哪儿的都好。怕死在那边,着急着要回来,可回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的。人老了,只能想着过去的事情。”

司芃本是沉默着吃面,突然抬起头来:“那就讲些过去的事给我听。我都没出过国。我听人说,在新加坡随便往地上吐一口痰,都要被鞭刑,是不是啊?”到了后一句,口吻已是故作惊讶。

卢奶奶还是腼腆:“过去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凌先生,哦,凌彦齐和我聊过,你是几十年前去到马来西亚的自梳女。”

“这个,他都和你聊?”

“不可以么?他嘱咐我要好好照顾你,稍带说下你的经历。就两句话。”

“哪有什么不可以?”卢奶奶吃完大半的面汤,“我有点累,你先扶我睡下。有时间,我再慢慢和你聊。”

孙莹莹听说司芃住进小楼,特意过来看她。司芃不便邀请她进去,两人倚在院墙边聊天。

“真有你的。”孙莹莹啧啧地夸她,“果然不愧是跟过龙哥的,一出手,”她竖起大拇指,“完美,天衣无缝。”

“你想岔了。”司芃懒得解释。

“想岔哪件事啊?”

“全他妈想岔了。”

孙莹莹哎哟哟地笑:“要不是打帅哥的主意,哪个年轻女孩愿意照顾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太太,吃饱了撑的?”

“就是撑的,怎么啦?”

“我不跟你抬杠,我祝你心想事成。”孙莹莹从她值七八万元的大包里拿出一个纸袋,“你不是要过生日了?我怕没空过来看你,当然我也不想打扰你好事,礼物先送你。”

像是衣服。可孙莹莹怎会给她买衣服?她俩的风格,根本就是不可以沟通的。

袋子设计简单,标识全是英文,看不懂。打开包装一看,手感相当细软的黑色裙子,薄纱


状态提示:51.05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