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古代养家日常>178.正正经经

去年梅山镇的集体经济收入有六十余两,年底有六分之一的钱放给镇衙的人,剩余的钱加上这次卖咸梅干的钱,差不多有八十两,足以盖一座标准的镇级衙门,主要是他们可以让百姓服徭役,工钱会低很多。

目前梅山镇有六千多人,镇上五天一次的大集还是有几分热闹的。只是想想去年的商业税收,穆子期等人觉得,人还是太少了。

“难不成向上面申请迁移多一些人过来?”穆子期问道,他们镇上还有适合人居住的大片地方。

以大夏目前的教育来看,有一定学识的人都知道人口对于一个地方的展是多么重要,要不然大夏刚建国时就不会到处派船去运人回来,穆家这些人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入籍了。

人气多,消费多,商品才能流通得快,经济才能展起来,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单靠农业是不行的。

安景然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他沉吟了一会,望着面前那一大片快枯萎的荷叶,点头道:“人一多,咱们能忙得过来吗?如今到处都缺人手。”不说其他,现在整个镇上就只有两名老师,其中一名还是由穆子期兼任。

“如果忙不过来的话,还可以再招几个人进来干活,反正咱们有别的集体收入。”穆子期笑道,“再等几个月镇衙就该盖好了,咱们住的地方不急,稍加修缮还能住几年。”

目前大夏的教育体系在逐步完善和展,上次回家,他听穆圆圆说过,明州府的女学也即将正规化,以后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都和隔壁的明州中学一致,甚至过两年还会再办一家男女混合的中学。

安景然觉得有理,忍不住叹道:“朝廷兵分几路同时作战,如今打下了四个省,还有两个省正在僵持中,你说打下这两个是不是就暂停下来了?”

“我看报纸上那些人分析得有理,估摸着陛下没有一朝打到大金龙庭的打算,朝廷想划江而治,稳固后方,怕改革不彻底。”穆子期看过地图,“川省的路难走,易守难攻,估计时间要久一点,倒是湖省会快一些。”

打仗的事他们不怎么懂,但这不代表着他们不能讨论。事实上,自从打仗后,男人们聚在一起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是打仗,可以根据报纸上的新闻和流传的小道消息分析一遍又一遍,似乎个个都是诸葛孔明,连老叶氏都能说几句。

“你最近两天似乎有些神思不属?”安景然再说了几句,冷不丁问道,“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事?”神情关切。

穆子期一愣,随即笑了,他摸摸自己的脸:“有那么明显吗?”想了想,还是老实说道,“哎,和公事无关,和我三弟有关,他今年七月高考,如今成绩出来了,这一时半会没有接到家中的来信,我就算对他有信心,心底还是患得患失。”

就算可以复读,可迟一年能一样吗?

“我记得你家三郎的成绩不错。”安景然的记性很好,稍加回想就记起穆子清的情况,含笑道,“对于考大学应该是十拿九稳才对。”

“按理说是如此。”穆子期没有否认,“只我们还是会担忧,就怕马前失蹄,毕竟这种意外又不是没有生过。”

安景然默然,过了一会才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吧,不会那么巧的,你要对你家三郎有信心。我算下,估摸着过几天你就能收到信了。”

“嗯,我知道。”穆子期应了一声,忽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没有说,就赶紧汇报,“对了,今天西村村长来跟我反映,说村里又多了几个山民,人数有五个,他们想出山定居,问我们的意见,当时你到县里开会去了,没在,我就让他先回去。”

自从他们入住梅山镇后,66续续的,一些隐藏在深山里的山民开始慢慢地露头,在看过他们的生活方式后,他们也有心思出来定居了。

在穆子期看来,人都是群居动物,在深山虽然不用交税,但肯定没有出来定居的好处大,人多热闹不说,能互通有无,更好地生活,毕竟山里的日子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人均寿命短多了。

“按照先前的例子去办即可,就算真有那么一两个有二心的,只


状态提示:178.正正经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