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皇帝培养手册>第1002 陇西之战12

这场发生在成廉部车阵前的混乱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毕竟,羌族人都是骑兵,即便离着比较远,但也不会给那些方才紧挨着车阵的羌族奴隶军太多太长的逃生时间和机会。

最终,之前在阵前负土填埋壕沟的总共三万多羌族奴隶军中的奴隶们,能够活着逃进成廉部大营的奴隶军中的奴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就算是这样,在此次战役一结束,经过点算之后,最终,真正能够活下来的羌族奴隶也有超过一万多人。

而这其中以汉人或者青壮居多,即便这些奴隶全都瘦的跟麻杆似得,可是,他们的年纪大多数也的确都是在三十岁以内。

游牧民族的奴隶,年老体弱者,少有能够活过一个冬季的,在游牧民族的眼中,年老体弱者,别说是奴隶,就算是部落当中身份一般的牧民,在部落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被部落说舍弃。

当然,在凉州或者三辅地区,已经转变半游牧、半农耕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这种风俗已经有所转变,毕竟,他们现在有田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可以作为粮食短缺时的补充,而遇到风雪或者冬天极端恶劣天气的时候,他们也还是可以躲进汉人营造的城市里,躲避自然灾害。

但是,在这样已经开始转变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当中,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是那些普通的牧民,而并不包括被划入到奴隶军中的奴隶们。

而奴隶军当中那些最终能够活到战后,且达到四十岁及以上年龄的奴隶,要么,以往他们是归属于凉州或者三辅的汉军士兵,要么就是被各部落首领贬到奴隶军中的原羌族士兵,甚至是还有部分原羌族部落当中的中低层将领。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像烧当滇雄和烧当滇猛这样心胸狭窄或者暴虐嗜杀的首领,他们会将手下那些不听话,或者过于正直的中低层将领贬到奴隶军去等死,这并不奇怪。同时,这种事在任何时代,在任何地方,也都有可能会发生。

即便是现在,在当今大汉疆域内控制着各个州郡的大小诸侯或者军阀治下,也同样回发生像这样非常寻常易见的遭心事。

比如,建安元年的时候,金珏的哥哥金玮怀着一片赤诚忠心,向汉献帝告变,控诉袁术种种不臣之举,以及袁术即将称帝的消息,结果,要是没有傅干及时出手,靠着他父亲已经为国捐躯的东汉时期的大忠臣傅燮的名声,救下了他们兄弟的话,也就没有今天被金珏军搅得乱七八糟的天下格局了。

那之后,即便汉献帝如此对待他们兄弟,受先父金尚的影响,金玮对汉献帝,对大汉的忠心都未曾变过,一直到,汉献帝被曹操操控,坐视袁术称帝这件事他们兄弟早就告变过的事件于不顾,下旨让曹操带兵剿灭同样一直都忠于汉献帝的徐州刘备,以及在听闻金珏所说的那句‘天下谁刘不是刘’时,他的忠君思想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在的金玮依然忠于大汉,忠于刘姓皇族,但是,他却已经不再忠诚于汉献帝了。因为司马懿听从金珏的建议,在天下其他势力,尤其是曹操和袁绍之前,抢先一步替吕布找到了当年同刘虞一样名满天下的汉室宗亲、最先站出来警示汉灵帝黄巾之乱将兴、却被十常侍陷害致死的颍川人刘陶的儿子刘默。

刘默的名字,是刘陶在狱中为儿子改得名字,在狱中,他感悟到自己一生为国尽忠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故此,才给自己的儿子改了这样一个名字,意思很明白,就是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趟昏暗无光的朝廷这趟浑水了。为国尽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作为父亲,他一个人做了就好。

原本的历史上,刘陶冤死在狱中之后,他的子孙像是消失了一般,完全没有任何相关的记录,也许就是与他留给儿孙辈的遗言有关。

比较搞笑的是,历史上,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晔居然给他的长子起名也叫刘陶,刘晔因为在魏明帝曹叡那里耍小聪明,被人举报,曹叡试过之后,发现的确是如此,由此,自那以后便疏远了刘晔,他因此而郁郁而终。

同样,在官渡之战


状态提示:第1002 陇西之战1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