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没有误判,仅仅只是迟疑的话,以朱治的个人能够而言,他也会因此延误针对金侯所采取的军事行动而迅速做出应对的时间,而这恰恰就给了金侯迅速出兵攻占吴郡北部最佳的时机,以及时间。
而金侯却恰恰是为了稳妥,柿子专捡软的捏,的确,与吴郡太守相比,贸然起兵背叛孙权的孙暠的确算是软柿子,但是,金侯的这种选择恰恰给了朱治稳定整个吴郡,及时作出应对的时间。
更不要说,后来,朱治将在丹阳郡受到孙坚老臣子们排挤,受到吴老太君和孙权冷落的吕范招致吴郡之后,正是吕范为朱治查漏补缺,迅速堵住了吴郡原有的疏漏之处。
那之后,金侯之所以能够在如此防备下,还能够从朱治和吕范二人合力之下,夺取丹徒县,真得就靠着一个字——赌。
这场小型的局部战役,金侯真得就是孤注一掷的做法。
而朱治和吕范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金侯如此大胆,居然敢直接绕过曲阿县,进攻丹徒县,再加上丹徒县当时的城守真得不是太得力,这才让金侯偷鸡成功。
金珏认为,在这方面,金侯反而应该多多向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渊学习一下。
虽然因为金珏影响的关系,在这个时空里,使得夏侯渊本人自创的快速进攻理论,并没有能够取得原先历史上原本应该取得的那些战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套军事理论,最起码,在东汉末年,在诸侯混战的这个阶段,三国还为成鼎立之势之前,还是非常管用的。
即便孙暠自身的能力并不强,但是,在当时的吴郡,真正能够与孙暠放对的将领,或者懂军事的文士,除了朱治自己,以及两个小辈朱然和朱桓,剩下的,是一个也没有。
在当时,江东第一名嘴——富春县县令虞翻,凭他的军事能力,至多也就替孙权守住富春县——吴郡孙氏一族的老家,指望他出兵平定孙暠发动的叛乱,真还不如指望他能够用嘴巴直接将孙暠喷死来得更加靠谱一些。
事实上,在原先的历史上,正是虞翻靠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他的傻大胆,真得将孙暠劝服了。
只可惜,这个时空里,又是因为金珏的影响,让刘备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野心,使得他能够迅速抓住孙策突然病故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出兵渡江与孙权争夺江东四郡之地,再加上朝廷和曹操的推波助澜,使得周瑜也产生了与孙权分庭抗礼的野心,这个时候,不管虞翻有多能说,也绝对无法再劝服孙暠了。
人的野心,也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孙暠如此,周瑜如此,刘备,亦是如此。
若是换做金珏,他一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一旦拿下曲阿县,进而是丹徒县,如此一来,吴郡北部,和西部便会尽落入到金侯的掌控之中,届时,金侯再选择出兵与朱治争夺吴郡东部,亦或者与孙暠争夺吴郡南部,都是可以的。
……
另外一方面,后来,即便是远在益州的金珏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除却那些愿意且已经被他派去的使者刘山招募到益州的人才之外,剩下的历史上在史书上留名的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居然选择投靠了金侯,而不是江东境内就连百姓们都非常看好的美周郎。
为何江东人不去投靠更有实力的周瑜,孙权,亦或者金侯的主公刘备,反而去投靠金侯呢?
金珏判断,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则,因为年纪。
三大势力在江东争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其中,年纪最小的君主是孙权,虚岁十八,而年纪最大的是刘备,周瑜的年纪居中,也只有二十六而已。
而在当时,金侯的年纪也仅仅只比孙权大了一岁而已。
无论从那方面论,金侯的条件无疑是最差的。
但是,在有识之士的眼中,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条件只是条件,能不能将这些有利条件最终部分或者全都转化为个人自己的实力,却是其中的关键。
而这就是金珏判断的第二个原因——战绩。
也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