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青春校园>玉环不做宠妃>125.态度端正
” 李林甫和皇帝以为杨玉环刚才失神是担心皇帝的安危。

杨玉环勉强的笑笑:“臣妾刚才走神了。三郎没事就好。那个什么道士可抓住了?”杨玉环心有余悸的拍拍胸口。

“娘子身子不,就回去休息。朕还有很多事情和宰相说呢。”李隆基担心的伸手摸摸杨玉环的脸颊,发觉她的脸很凉,叫过来贵妃的贴身侍女们,交待她们要好好的服侍贵妃。

杨玉环顺势告退,扶着小喜就走了。看着贵妃离开,李林甫沉吟了下,接着说:“柳勣告发杜有邻,杜有邻却咬死了不承认,只说那个道士不过是善于占卜,太子情绪消沉,不过是想请那个道士借着占卜,宽慰下太子罢了。杜有邻和他的儿子不肯承认诅咒魇镇的事情。还说这是柳勣怀恨在心,要想报复他们父子诬告的。不过现在的证据不能说丁春秋设坛诅咒的便是——没准丁春秋是个妖道,他还收了别人的金钱帮着他们诅咒人呢。”

李林甫才不会一上来就说太子勾结着自己的老丈人一家人,诅咒皇帝,想要提前登基。这个话要是从他嘴里说出来,那么李林甫就会被扣上陷害太子的罪名。没想到杜有邻父子都是硬骨头,或者他们明白只要咬死了不承认,这样太子就不会倒,他们就有一线生机。

因此不管怎么用刑,他们父子就是不肯承认。李林飞授意把杜家的仆人和亲友们都抓起来审问,但是这些人不是一道大理寺就吓破了胆,有些只立刻哭天喊地的,根本什么有用的东西都问不出来。没有抓住丁春秋,就没有彻底坐实太子诅咒皇帝的证据。

巫蛊罪名暂时还是难以坐实,李林甫因此转向了另一边,太子勾结边镇的将军意图谋反,就算是这个罪名不能成立,但是把太子在军中的势力彻底铲除了也是一件好事。

皇帝的心思还在太子竟敢诅咒自己上,听着李林甫的话,李隆基有些惊讶,宰相和太子不和,这是朝野尽人皆知的事情。其实柳勣跳出来告发杜有邻的时候,李隆基心里就明白,宰相这次肯定不会放过太子的,谁知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林甫竟然没有一上来就急吼吼的把太子置于死地。

在李隆基的心里,对着李林甫的评价又高了几分。皇帝有些差异的挑挑眉,似笑非笑的说:“哦,宰相处事谨慎,这很好。不过另一件案件,你审问的怎么样了?”皇帝也在担心王忠嗣呢。

李林甫就等着皇帝问王侃的事情,见着皇帝发问,略微思索了下:“王侃竭力撇清和安胡尔的关系,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至于那个安胡尔,已经是废人一个了,倒是和他在一起的人,说他们在边塞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时喝多了酒,就忘乎所以了。看起来他们如此恣意妄为,怕是他们这样习惯了。”李林甫在王忠嗣的事情很谨慎,他知道王忠嗣是皇帝的养子,从六岁的时候就养在宫里。

若是自己一上来就说王忠嗣如何交横跋扈的话,没准会引起皇帝的反感。因此李林甫都是捡着无法反驳的话来说。

李隆基听着李林甫的话,心里有些不淡定了,王侃一个手下都能这样目无王法,可想而知他们在当地是如何骄横的。李林甫看着皇帝的脸色,低声的说:“王忠嗣将军屡建战功,而且深得陛下恩典,他身兼四镇节度使,手上掌握着几十万的精兵强将。我想王将军大概是事情太多了,陛下想想,他一个人,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处节度使,管辖着上前里的边境线,日理万机,自然没时间多考虑军纪的事情。那个王侃,陛下还是看在王忠嗣将军的面子上宽恕了他吧!”

谁知皇帝听着李林甫的话却是沉默了半天,最后,李隆基无声的叹口气,问:“可有王忠嗣的上疏?”

“还没收到王忠嗣将军的上疏,大概是路途遥远,就算是王忠嗣立刻写了认罪的上疏,六百里加急来送也要等上一些日子。不过,倒是有不少的人上疏为王忠嗣和王侃求情呢。”李林甫从袖子里面摸出来几封上疏,小内侍忙着接过去,放在皇帝面前的书案上。

李隆基看去,足


状态提示:125.态度端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