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绝地求生尼古拉>第21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

列宁和捷尔任斯基,也是等到刘原走后才想起谁也没有吃饭。但是想起来时刘原已经走远了,他们只能自己吃。

列宁一边用餐,一边看方才捷尔任斯基记下的东西。反复看了几遍以后,居然露出一丝微笑:“钢铁,果然不愧是钢铁!”(俄语的“钢铁”和“斯大林”是同一个词,大家应该都知道)

捷尔任斯基说:“按照他的说法,本来四年多以后,您最担心的就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矛盾引起中央的分裂。没想到,将来他却用最直接,最彻底的办法终结了分裂。”

后人凡是读过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的,大多觉得列宁并不喜欢斯大林,最明显的理由就是列宁评价他的“太粗暴”一词,而且还想把他从总书记这个职位上调开。然而,“粗暴”固然不是什么好事,可若是上升到了“冷酷”甚至“铁腕”的高度,对于领导一个大国之人,还真不能说是坏事了。

后世之人皆知斯大林人如其名一般“钢铁”,但却较少有人知道,列宁也绝非什么心慈手软之人——其实想想也该明白,领导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怎么可能心慈手软?就在还不知道刘原是穿越者的时候,他以为沙皇想向他求饶时,还打算亲自“断绝他最后的希望”。

而斯大林的意思是钢铁,捷尔任斯基的绰号却也叫“钢铁般的费利克斯”。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局势之严酷复杂,是今天人所想象不到的。对当时的列宁来说,局面就极其复杂,无论内外都充满各种敌对势力:在苏维埃控制的彼得格勒,核心力量的布尔什维克没有占到多数,还有大量左派社会革命党、无政府主义者等形形色色的势力;在外部,大量反苏维埃势力正在蠢蠢欲动,更别提还有西方边境上虎视眈眈的德国军队。在重重危机之下,“乱世用重典”成了必然的选择。列宁和他战友们需要成立一个强力机构,铁血无情地铲除所有威胁。

1917年12月5日,捷尔任斯基向当时人民委员会建议,应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用来“摧毁旧的地方政权的反对,和维护首都的秩序”。这项提议很快获得了列宁的支持。隔天,人民委员会就责成捷尔任斯基去成立一个委员会研讨此事。就在这个委员会还没有搞出什么决议的时候,传来一个让苏维埃为之头疼的消息:国家公务员可能会举行大罢工。这个消息明显刺激到了列宁,12月7日,他签署了《关于通反革命分子和怠工分子作斗争》的法令草案,要求立即成立一个机构,指派一个意志坚定的,像雅各宾派那样的革命人去“采取紧急措施同反革命分子和怠工分子作斗争”。

被列宁寄予厚望的是波兰贵族出身的俄罗斯人,捷尔任斯基。这种身份虽然奇怪,但并不是难以理解,因为波兰在革命前是帝俄一部分。不过,这种出身,或许让捷尔任斯基具有更强烈的革命yù_wàng——就苏俄革命历史来看,往往是那种非正宗俄罗斯血统的革命者具有更坚定的意志,比如波兰人、拉脱维亚人和格鲁吉亚人。总之,这个有着“钢铁的费利克斯”绰号的人,的确没有辜负列宁的期望。他在几天之内就搭起了一个机构的架子,这个机构就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非常委员会”。就在7日这天晚上,他向人民委员会汇报这个机构的宗旨时,就已经直白地表示:“你们不要认为,我在寻找革命的公正方式,我们现在不需要公正,我们是在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战争,要把这场战争进行到底,生或者死。我所建议的,所要求的是一个与反革命进行革命清算的机构。”

人们应该注意到,这个新成立的契卡名称上要求肃清的就是“反革命和怠工”。这是一个绝不容忽略的细节,因为“反革命”是很明确的政治行为,而“怠工”说破天,最多也就能追究刑事责任,但契卡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宣称自己要同时肃清反革命和怠工,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这个机构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同时要插足政治和民政,


状态提示:第21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