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香江1972>第211章 两开花
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要学中国文化就学好的,别学那套虚头巴脑的!”张恒怼了一句,爽朗笑道,“看来你干得不错,我现在心情很好,就先听好的吧。”

华特团队在法兰克福的确干得不错。

禄来停产了大半年,原先控股的家族一直在寻求买家,可惜蔡司看不上他们,而日系的几家相机厂商早已内部协调过了,一家比一家狠,出价低得吓死人,这件事就一直拖着。

张恒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直到75年,这家拥有近六十年历史的德国老牌相机厂商,才会以一个白菜价,被尼康收入囊中。

尼康看中的只是他们的机械技术和磨镜技术,等一帮日本技工在禄来没有白天黑夜地呆了一年后,禄来也就完成了使命,很快被转售给一家英国公司,两年后又回到德国人手里,从此沦落成一个怀旧胜于品质的品牌。

华特出面后,禄来的控股家族就如久旱逢甘霖,几乎没有提什么太过分的要求,双方仅用了三个小时就初步达成了一致。

陪同企业一起成长的技工家族,早已经饿得嗷嗷待哺了,身为家族领头羊,照顾好这些跟随自己的人,是第一责任。

他们提出的唯一额外要求就是不得开除任何一名技工。

这也是正是张恒看中的,当然乐于承诺。

300万美金,整体收购禄来,包括一座占地还可以的厂房,所有的专利,以及一百三十多名专业技工和研发人员,包括他们的家属。

这笔买卖远低于张恒的预估,他很满意。

“你告诉他们,我们未来会合并其他同类企业,并把产品线扩展到工业领域吗?”

“我说了,技工工会没有意见,只要能继续从事他们的本业就行。”

“那好,福伦达那边进展如何?”

“他们已经在会议室等我了,与你通过电话我马上去,他们的情况应该比禄来更糟。”

既生瑜何生亮,在德国这个不大的国土上,有了蔡司这样一家超级牛逼的光学企业,其他同时代建立的光学企业,大都很难生存,福伦达可谓硕果仅存的一家。

要不是有一家忠实的用户禄来,需要他们磨制高倍率光学镜头,福伦达早就同无数行业同仁一样,要么被蔡司吞并,要么自己灰溜溜转行。

之前禄来停产了半年多,现在又被新东家收购,福伦达除了跟着这个老兄弟一起过去,还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吗?

20世纪,德国制造业被外资大肆收购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次是二次大战结束后德国处于国际托管状态时,那时很多外资挟战胜国之威名,半威胁半怀柔地收购了很多德国企业,连克虏伯、巴斯夫等超级大企业都难逃厄运,直到德国摆脱了托管,才又重新得以回归,但是已经损失了很多高端技术专利和人才。

第二次是89年东德西德合并,那时很多东德企业遭到了瓦解和瓜分,猎食者有西德企业为主的西方国家,收获最多的却是日本企业。

张恒曾经从某份资料上看到过,以三菱为首的财阀们,至少获取了五千多个专利以及三千多个成熟的技工和工程师。

东德那时候日子苦啊,国家是合并了,西德的企业却没有民族同情心,利用更完善的市场经济策略,把东德企业的产品打得一败涂地,很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于是,整满世界挥舞着钞票大肆收购的日本人如同大救星一般出现了,这时候的日本人,有钱任性,西方国家通通不是对手,很快就从东德攥取了无数财富。

日本制造业,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大崩溃背景下,还能取得未来二十年的超速发展,获得大量东德以及随后苏联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稍微讨论了几句合并后的整合工作,各有事情等着要忙的两人就匆匆挂了电话,张恒盘算着:“这次,我只是小打小闹,十几年后,我就要连锅断了,那时应该不会这么麻烦了吧。”

“恭喜你了,这次终于把魔掌伸进了欧洲。”凯瑟琳


状态提示:第211章 两开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