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络游戏>时空走私1859>第四章 经济问题,就是消费意愿的问题
心泛滥的大好人。

米畜的里根总统说的好啊,所谓经济问题,就是人民的消费意愿问题!既然清朝人民最主要的消费意愿是吃饭,所以你说你是不是要先干大米啊?”

“靠,果然是写历史的,真能废话!总之你的结论是让我在起步阶段玩大米?”

“没错!你在起步阶段,要想安稳发财,最好是弄一些不那么扎眼的,市场接受度高的东西。”张信达道,“粮食可是好东西啊,古今通用,是一种必需品,市场广大,购买意愿强烈,在温饱还没解决的时代,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肆虐的时代,那绝对是比银子都好用的硬通货!只要有粮食,就不愁没地方卖!对了,你那边大米价格多少,你这个粮食铺的小开,穿越了这么多天,总不会一点也不清楚?”

“这个,我平时又不怎么关注这个。”李永吉想了想,“不过,好像有点印象,昨天吃饭听便宜老爸说,最近明明到了收粮的季节,收购价却反而看涨,似乎是从原来的2两1钱银子一石,变成2两2钱银子一石了,说照这个趋势,以后看来还得涨,打算提前多进些货囤起来。”

“那就是2.2两银子,嗯,也对,太平军没开始苏南战役,江南地区还没有糜烂,粮价不高也正常。对了,你那个一石,是石头的石那个多音字,还是扁担的担?”

“石头的石!”

“那就是容积单位了。嗯,果然,根据我这里查到的资料,晚清时代称量粮食,还是根据体积来算米,不是按照重量。这里资料说,清朝一斗米是十升,一斗普通不脱壳稻米的话,大概相当于现代社会的12.5市斤左右,也就是6.25公斤。一石是10斗,也就是62.5公斤。当然,具体如何我不太清楚,你以后得给我一个你们那边的度量衡,我自己这边算一算才行。”

“没问题。”李永吉点头。

“好,那么按照我的计算,你那边十石大概就是625公斤,一石米2.2两银子,清朝一斤十六两,一两大概等于35到37克之间,就算一两36克。真麻烦,这样,再这样……啊,算出来了。”

“怎么样?”李永吉问。

“我们的标准,重量统一按照现代克算,价格参照人民币,毕竟你肯定要跟我买大量现代品,就是外汇价了。”张信达道,“如果按照一克白银3.5元人民币算的话,你那边的收购价,等于4.43元人民币一公斤大米,而我的收购价,却只有2.68元一公斤,有1.75元的差价,等于半成多呢。”

“这利润可不怎么样。”李永吉摇摇头,“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比起不锈钢制品,药品,哪怕就是日化用品等其他工业品,这个差价不算多?”

“是不算太多,但你别忘了,这是按照白银当参照物的,而后世白银大幅度贬值,实际上这么当参照不对。”张信达道,“如果以黄金当比值,那差价就大了去了。”

“你都说了,短期内黄金不好换,黄金在这边也是稀缺物。”李永吉一阵无语,对这家伙说话跑题的能力深感无力,为了怕他再跑题,立刻就道,“换金子的问题先放一边,还是继续说粮食。”

“对,粮食!”张信达兴奋不停搓手,“说起粮食,关键是有销售渠道,至于卖粮渠道,嗯,你那个家虽然有不少土地,但还是以倒腾粮食为主业的?”

“没错。”

“正好,现成渠道有了,不需要你自己冒险开辟新渠道。粮食是必需品,只要量大,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比如你一天卖一吨,利润就是1750元人民币,十吨就是一万七,这还是按照白银价格算,真要换成铜钱过来,价值起码翻两番。”

“哪有可能每天卖十吨粮食?”

“怎么不可能?粮食在你那个时代是战略用品,1859年的清朝,光一个江南大营就有十几万人,考虑到那个时代缺乏副食,主食吃得多,按照每人一天吃5斤米的量,十万人一天就要吃掉25万公斤粮食,等于250吨粮食。如果都是你来供应,一天就是最少437500元的毛利啊,除去各种开销,一天赚三十万很轻松,这还是咱们的白银算法


状态提示:第四章 经济问题,就是消费意愿的问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