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异界之华夏风云志>第9章 煮酒论天下

第九章煮酒论天下

元年985年,年仅21的姜国国主江煜暴毙于寝宫之中,一夜之间王宫大火,迅速蔓延全城。也不知道是旁人有意为之还是火势太盛,竟整整烧了七天七夜,偌大皇城化作废墟。

死伤不少万千之众,包括江氏皇族烧的干干净净,后来不乏有皇族遗子的传言,或私生子之背流落在外,被人拥立为王。三十年间所谓的皇族遗子、孺子称帝彼此攻伐,死了不知道几何。

自称或他称的皇族遗孤没一千也有八百,三十年间死的七七八八,江氏信誉在民间已荡然无存。更有枭雄之辈逐鹿中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势。

如今坐镇京城的是姜王姜启明,改江为国姓姜,只领王爵,据说也是江山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名义上是姜国盟王,诸王之首,制衡天下乱世。

对于他的皇族血脉上到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都嗤之以鼻,毕竟十多年间什么样的人都能称自己一句有先帝血脉。

姜启明也不过是个傀儡亲王,推他为王的乃是姜国太师仲奎,更无人在意所谓的姜国王。

服的是纵横五州之地,手握大半中原的太师仲奎,天下纷乱久已,彼此攻伐死伤无数。

姜启明只领了个亲王位,乱世却平静不少,乱战虽有,却少了举国大战的乱世。

诸侯争霸之势趋向平稳,禹王成弘霸占整个禹州,天下摒弃江氏外姓称王的不知凡几。

成弘就是其中佼佼者,占据一州之地,名义上依附于姜王之下,不过是顺势而为,谈不上效忠之类。

五年前禹王占据整个禹州外加小半个豫州,权倾一方,风头正盛。却败给了异军突起的汝南王,打的拥有一个半州的禹王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只能看着汝南王一步步蚕食豫州再图禹州。

禹州危难之际姜王出面调协,加封了汝南王为誉王统领整个豫州。

禹州挨着豫州的齐林郡首当其冲,齐林郡守捍死守城,齐林郡兵奋战到底至死方休,直至城毁人亡。

姜王出面调停后变委任了龙骧将军殷政为齐林太守,这位空降的齐林郡守便是秦言便宜老丈人。

禹州乃禹王根基,卧榻之处岂容它人酣睡,何况来了这么个眼中钉肉中刺。

殷政又岂是好相与之辈,统帅着天下精锐的黑甲鳞军享誉姜国,不然仲奎也不会放心把他放在此处。

迫于汝南王攻势成弘只能应下,如今五年,殷政坐的安稳也少不得三大家族的帮助。

世家豪门就同现在的各大公司,地方上的政绩少不得当地企业帮助,互利互惠的,公司发展也少不得政策政府从中支持。

身在禹州之中本就不易,一般的世家大族本应敬而远之,不过秦家与姜王坐下司徒秦玄本就是同宗同源,来往甚密,自然倾力相助。

大家族说白了就是投资,投资殷政就是投资姜王投资那权倾朝野的太师仲奎。

鳞甲军是什么,那是重甲骑兵,今缝乱世,皮甲者十不存一,何况重甲,三万鳞甲军,横扫天下,攻必取战必胜,那是一步步打出来的威名。

禹王成弘手下兵马超过二十万众,披甲却不满两万人,重甲步骑竟凑不出千人,全是呆在身边的亲兵护卫,重甲军无不以一当十,来之不易可想而知。

哪怕禹王举州之力,二十万兵力尽出拿下齐林郡,损失定当不小,也是为何殷政能在两州之地安稳五年之久,依旧稳如泰山。

俨然成了禹州中的国中国,各大势力拉拢的对象。

今日不过殷七言笄礼,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来往的都是州郡俊杰,彼此谈论着军国大事。

城主府是个十进的大庭院,大门两侧停放的马车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些马车看上去兴许并不华丽,没那么富丽堂皇,但是每辆马车上的标志,所代表的势力却足够分量。

与那些富商相比不知高了不知凡几,若是常人哪怕千万财富也换不回区区一画雕琢,那是需要足够身份才能印刻的。

牵头的马匹,都是瞬息千里的绝贵名马,不少更有异兽血脉强横无比,


状态提示:第9章 煮酒论天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