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仙侠修真>古来万事东流水>第6章 双管齐下解南旱,五路奇兵平东夷

(1)

话说东升国趁机入侵东南尹州,朝廷震惊,皇帝李元大怒。朝议求问良策,于蓝上前欲言。

不料,李安先上前说道,

“吾皇,可派两队兵马南下,一支与尹州兵马相合,共拒贼兵,一支则出海趁虚偷袭东升国之根本,免除后患。”

“丞相有理,不知当遣何人?”李元亦认为此法妥当,于是问道。

“我朝惯例,武官多在外镇关守边,在京者甚少。臣建议,两路兵马分别由于蓝于将军和李铭李将军统领。”李安说道。

“李大人,此两人皆与你有亲,你此举是否有不妥之处?”周河上前说道,虽似客气,实则饱含讥讽。但周河亦无人可荐,因此并未说下去。

“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国为君举贤,岂因亲止?”李安不慌不忙说道。

“众卿可有其他意见?”李元虽同样赞成李安之见,但又不想表露,看向众人问道。

众人相视细语,但无人进言。

“好!既然众卿都同意,那就”见众人无言,于是说道。

“吾皇,臣有事启奏。”于蓝打断李元说道。

众人皆惊,看向于蓝。

“于卿家,有何事启奏?”李元同样惊讶,问道。

“吾皇,此次尹州大旱,东升国进犯,不仅是天灾所致,更是。”于蓝正色道。

“?此话何解?”众人无不惊奇,各人心中思绪万千,唯李元问道。

“天灾是天意,而救灾是。若政法妥当,上行下效,可减灾消难。”于蓝顿一顿,看看众人。

“我细览诸法,发现许多不妥之处。法不正,令难行,自古常理。此次尹州大旱,尹州相关官员报之甚迟,等朝廷法令到达,尹州早已饿殍千里,难以控制。”

李元觉得甚为有理,心中频频肯定。至于其他官员,却思想不一。

“于卿,可有良策?”李元见于蓝又停顿,迫切追问道。

“改法变革。”

“如何变革?”

“所谓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可实际是否如此?”

没人回答于蓝,但答案谁都知道,肯定不一样。

“臣建议,改法第一条,便是天下平等,无论天子庶民共守。”

“此甚好!”此时的李元并未为自己细想,因为他实权并不够,此举有利于他集权,因而觉得十分有理。

“吾皇,此虽好,但变法事关国本,兹事体大,不可轻断。”数位大臣已忍不住上前齐说道。

“变法之事,事关重大,须慎重商议,而尹州之事甚急,必须先解决。”李安上前说道,他当然也不赞成变法。此时李安对于蓝却心存一丝芥蒂,但若隐若现。

“是啊,吾皇!”众人附和道。

(2)

“诸卿有理,事有缓急,此先处理尹州之事。”李元说道。

“吾皇,臣有一计,可解尹州之危。”于蓝知道变法之事不能急,只好说道。

“快快道来!”

“东升国千里而来,且尹州大旱,其粮草必不能为继,胜之不难。难在一则如何使之不敢再犯,二则解决尹州大旱。东升国侵犯尹州,国内必然空虚,皇上可派五路兵马南下,一路出海佯攻东升国,一路伏于其入尹州之要道,一路与尹州守兵相合,一路持旨南下开官仓放钱粮兼运量相济,最后一路运凿井器械及工具南下,沿途凿井解旱。”

“此计甚妙!顾虑周全。”李元不由赞道。

众人亦为之惊叹。

“此五路又当遣何人带领呢?”李元有问道。

“第一路可令林斌林将军率军,鉴于京师兵力有限,且仅需佯攻,可付五千兵马即可。第二路可令李铭李将军率五千兵马埋伏。第三路我亲率上次出征天门关之八千骑与尹州守兵相合拒敌。第四路可由户部派一人任之并付与人马,兵部协调。第五路可由工部派一人任之并付与人马,兵部协助。”于蓝又说道。

“诸卿可由意见?”李元又看向众人并问道。

李铭自然是想领兵与敌军交战,不想当伏兵。此安排,除李铭外皆无意见,李铭见此也不敢多


状态提示:第6章 双管齐下解南旱,五路奇兵平东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