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重生之铁血抗日>第三章 三枪撂倒四个鬼子
军精锐,扩军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整合,不影响部队战斗力。但是那些没有红军基础的新扩建部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形不成战斗力。一些整编自游杂武装的新部队,还有可能哗变。

记得张爱萍回忆录中说,他到皖东北组建武装,一竖招兵旗,很快就拉起了5000人的队伍。但是一打仗,队伍就散了。直到以685团主力编组的苏鲁豫支队和黄克诚率领的344旅主力南下支援新四军作战,调入红军骨干后,张爱萍组建的武装才成为一支劲旅。

也就是说,有红军底子的部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拖不跨、打不烂!

养伤这段时间,萧四明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一定要拉起一支能征惯战的劲旅,攻城略地,与日军对决,打得日军举手投降!决不能向历史上那样,在美军、苏军打击下,日本天皇都宣布投降了,侵华日军还不服气,认为他们没有战败,导致后来小日本始终认为他们不是被中国打败的,拒不反省认罪、拒不赔偿中国的战争损失!

就在萧四明盘算的时候,日军支援分队到了刚才萧四明隐蔽的小木桥边,发现了桥下那名日军的尸体,应该是也看见了前面小路上躺着的四个鬼子的尸体,带队的鬼子准尉一声令下,鬼子队形马上就散开了,一个个卧倒在地。机枪组也架起了机枪。

鬼子准尉拔出指挥刀,朝前方一指:“杀给给!”

九六式轻机枪清脆的叫声响了起来,子弹打在了小路前端的山坡上,来了通火力侦查。

见没有什么动静,鬼子机枪停止了射击。两个鬼子兵把步枪背到背上,下到了桥下,把那名鬼子的尸体抬到了桥上,一直抬到了另外四个鬼子兵的尸体旁边。然后动手抬那四具鬼子尸体,看样子是想把五个鬼子兵的尸体摆放在一起。

就在这两个鬼子兵弯腰抬最后一具尸体时,萧四明布设的诡雷爆炸了,“轰”的一声响,两个鬼子直接被炸飞了出去。

鬼子的九六式机枪又是一通狂射!

打完了,四周依然是静悄悄的,死一般沉寂,鬼子准尉可能是判断偷袭者已经溜走了,从地上爬了起来,带着队伍走到了几个鬼子的尸体跟前。

一见抬尸体的两个小鬼子被炸得血肉横飞、特别恶心,鬼子准尉不由自主摇摇头、摆了摆手,想挥散鼻端飘来的血腥味。

其它小鬼子端着枪猫着腰四处观察,想找出偷袭者往哪里跑了!

过了一会儿,见依旧没有动静,鬼子兵不再观察了,集合了,鬼子准尉背对着萧四明隐蔽的对岸,鬼子兵站成一排面对着萧四明的方向,为战死者默哀!

这小鬼子还挺注重军礼呢!

这是寻着让萧四明用子弹给小鬼子点名呢!

河对岸二百米处的大石头后面的萧四明动了,“叭勾”一声轻响,一颗子弹飞来,从鬼子准尉的后脑勺钻入,带出一蓬血花,又钻入了对面的一个腰挂王八盒子、背着弹药袋的机枪副射手的额头,两个人同时摔到!

三八大盖的穿透力真的是极强!

就在一对穿糖葫芦摔到的同时,不等鬼子散开、卧倒,萧四明的第二颗子弹飞来,手里提着掷弹筒的鬼子炮手满脸不可思议,悄无声息向后摔到!

仅仅是响了两枪,训练有素的小鬼子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迅速散开,就地卧倒,观察子弹从哪里飞来!

萧四明根本无视小鬼子的反应,就在鬼子散开、卧倒的刹那间,第三颗子弹射出,直奔低头去抓主炮手手里掉落的掷弹筒的鬼子副炮手,那子弹从副炮手耳根钻了进去,强大的冲击力带着鬼子副炮手的尸体,摔到了鬼子掷弹筒主炮手的身上。

小鬼子的掷弹筒没有瞄准具,完全是靠炮手的实战经验发挥战斗力。因此,鬼子的掷弹筒手是老鬼子中的老鬼子,战斗经验极为丰富。

战场上,鬼子掷弹筒主要用来消灭对手的机枪和依托简易掩体射击的士兵,杀伤力很强。就算是狙击手,只要在掷弹筒射程内,小鬼子的炮手一炮打去,很可能就见战果了。

这群小鬼子中,带队的鬼子准


状态提示:第三章 三枪撂倒四个鬼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