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晚明之帝国风云>第061 坠河
“李过是李过,李鸿基是李鸿基。李鸿基不也说了,韩信不恨胯下之辱……”

酒友冷笑截断壮汉自辩:“史书可记着羞辱韩信之人结局?你们从了军,就明白了李鸿基的险恶。真当太平军是延绥镇边军了?太平军练兵时,那鞭子抽的哗哗的,比你们当日抽李鸿基还狠。上了战场更是不许后退半步,箭射到眉前也得乖乖等死,敢挪脚跟躲箭,背后监军就一铳崩了你。其实,对我来说,你们不溺死李鸿基才好,李鸿基溺而不死更好。可惜你四人敢私斗不敢公战,不给你们时间溺死李鸿基,怕是不敢替我做事。”

四壮汉陷入尴尬。

酒友说:“你四人也别后悔。还记得你家主子艾应甲吗?晓得么,前些日在乱民营,艾应甲被李过扒了衣服暴晒三日又抽一百鞭,若不是李过想等李鸿基回到米脂再报仇,艾应甲早就被李过玩死了。艾应甲是何人,你四人又是何人,李过抽几鞭就放过你们是为了让李鸿基亲自复仇。而李鸿基不当面报仇,是为了声誉着想,不愿留下眦睚必报印象罢了。”

四壮汉齐时色变。

酒友说:“别怀疑我是否骗你们,我没有必要。正如我所说,你四人谋杀李鸿基之事泄露才好,只是你四人经不住刑考,我也得陪你们一起死。我是不怕死的,死有何惧,但是能不死还是不死好,对不对?庙寺台阶,向东五十步有棵树,树边土里藏有陶罐,内里银两够你们逃亡所需。山西也好,河北也好,你四人想逃多远就逃多远。”

四壮汉彼此目光交流,然后做出决定:“俺们这就弃家逃亡山西。”

酒友嘱咐说:“太平军禁酒,李鸿基醉酒坠河,听起来可不好听,定然不敢闹大事。要等李过匆匆赶来,才能大规模追查,只要你们不耽搁时间,就能十成十把握成功逃亡。”

……

四壮汉与酒友相继离去。

无定河重归寂静。

======

西安府长安城内。

鉴于陕甘秩序略定,鉴于军事胜利最能振奋人心,郑义决定提前扩张势力。

考虑中国军事地理,山西与河南西部必须同时拿下,这目标对于士气高昂的太平军来说,其实并不困难。

张献忠崇祯五年征伐漠南之后,郑义曾小幅度扩军,如今系统训练常备战兵维持七万六千规模,待训练预备军维持七万规模,合计十四万庞大军力。考虑兼并山西和河南东部带来收益,七万规模待训练预备军其中泰半,通过位面基地招募系统即可快速转化为常备军。明军与太平军相比,比质量家丁精锐部曲则数量远远少于太平军,比数量明军数十万卫所民团则质量远远不如太平军,只能说这不是战斗,而是将遗弃在臭水沟里的皇冠弯腰捡起来。

比之野战决胜,郑义更关心战后统治秩序。

乡绅阶层可团结,但不是所有乡绅都有团结的必要。宰杀一批,抄家一批,镇压一批,然后才能重用一批为我所用者。郑义目的毕竟是征服这片大地,而非向乡绅阶层无私奉献利益,团结要以我为主,否然那不叫团结而叫跪添。

如此,已经投诚的部分晋商或可一用。

由于明初山西大移民,晋商不仅在山西影响力非凡,河南也几可视为晋商附庸。就像标准时空历史里满清借助晋商招降中原那样,郑义相信,没节操的商帮官宦乡绅也将跪倒在太平军火铳大炮前。当然,不跪也没关系,只是需要耗费时间拘押乱民营劳动改造罢了。不过无节操权贵自古不缺,儒家意识形态不行,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同样不行,如果非要说标准时空历史里共和国遍地公知是因为中修走歪路,那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朝鲜王朝则说明歪路不止这一条。就和商人为利益卖国一样,无节操自私权贵同样是无法根除的,与其野蛮清洗再诞生新一批,不如留着他们慢慢玩——毕竟以位面基地科技时间锁解锁速度,第一次工业革命蓄势待发,那可是能够横扫农业社会结构的巨变。

一念至此,郑义就命令锦衣卫召唤山西商人代表。

状态提示:第061 坠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