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
这次重修,衢州城设有六座城门。

东边的城门当时称为“迎和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东门。

南边的城门当时称为“礼贤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大南门,也被称为通远门或光远门。

西边的城门当时称为“航远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大西门,也被称为水亭门或朝京门。

北边的城门当时称为“永清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北门,也被称为浮石门或拱宸门。

东南边的城门当时称为“清辉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小南门,也被称为前湖门或魁星门。

西南边的城门当时称为“和平门”,也就是如今的衢州城小西门,也被称为埭堰门或通广门。

元末的这次修建,不仅是重修了六座城门的门楼及城墙,还在北门、东门、南门和小南门外包以月城。

这月城又是个什么东东呢?

月城也被称之为瓮城。就是在原有的城门外,筑一道半圆形的小城,用以掩护城门,加强防御之用。

如果有敌军进攻城门,月城上的守军可以从旁边和背后给攻城部队予以打击。相当于现代的交叉火力,无死角地攻击攻城部队。如此一来,是更加加大了进攻一方的攻城难度。

常二哥带着几万大军将这衢州城的六个城门是团团围住。由于这衢州城有护城河,且紧临衢江,光有骑兵、步兵等陆上部队,还不足以围困住城内敌军。

幸亏常二哥的老班底有不少是黑蛟帮的人,这临时组建一支水军,用以在水面上封锁城内元军,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虽然是将元军困在了衢州城内,但城内还有几万元军精锐,单从人数上讲,常二哥并不占优势。

说了衢州城的城防情况,再来看一看衢州城内的元军兵力情况。

这衢州城内元军主将名叫伯颜不花的斤,是荆南王朵尔的斤之子。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伯颜不花的斤授衢州路达鲁花赤。后因功升浙东都元帅,擢江东道廉防副使,分守衢州。

这伯颜不花的斤不光是出身富贵,身居高位,还擅长诗歌,通晓音律,工于书画。他的《古壑云松图》至今仍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用现代的话来讲,他不仅是一位镇守衢州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艺术家,亦可称之为一员儒将。

说起这儒将,就不得不提城中的另一员高级将领。此人名叫薛超吾儿,时任衢州路总管。

跟伯颜不花的斤一样,这薛超吾儿也是出身贵族。薛超吾儿还有一个汉人名字,叫马浩。

这马浩可是元代着名散曲家,他与当时的元曲大家马致远并称豪放中之“二马”。

有坚固的城池、有精锐的军队、有学识渊博的儒将,一切似乎对于进攻方都是十分不利。

也正是因为有这诸多不利的因素,当初朱元璋才坚定地让常二哥去啃这块“硬骨头”。

常遇春整顿好兵马,开始了第一次攻城。

第一次攻城,常遇春只是作一次试探性攻击,因为攻城器械也有限,主要目的是摸清一下对方的实力。

六月底,常遇春让士兵架着云梯,用飞爪、绳索等物品开始常规攻城。

但衢州城内元军的防守相当严密,常遇春几乎没有发现什么可以利用的破绽。在士兵连续进攻四个多时辰之后,常遇春命令收兵。

此战,常遇春损失了两千多人马,城内元军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

战后,常遇春召集众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会上,诸将分析了这一次攻城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敌军城高池深,且衢州城内都是元军精锐,用往常的常规攻城手段,是很难奏效的。

甘泽生是黑蛟帮出身,因为衢州城有护城河,甘泽生作为水军统领,他认为要拿下衢州必须迅速制作一些攻城利器。

蓝玉、裴德龙等将领也非常赞同甘泽生的建议,他们认为要多造一些诸如吕公车、仙人桥等在当时比较先进的攻城器械。

不过,虽然这些攻城器械在当时虽然都算比较先进,但由于拆卸复杂,不易活动,在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难攻的衢州城--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