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611章赵敏的大哥
隙,甚至互相发生摩擦。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答失八都鲁在与刘福通的作战中经历了一场大败,答失八都鲁忧愤而死,其子孛罗帖木儿继承了其兵权。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察罕帖木儿被红巾军降将田丰所杀,扩廓帖木儿自此执掌了养父兼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兵权,成为了这支元军地方武装的新领袖。

自此,这两支元廷地方武装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从父辈延伸到了下一代。双方的争斗,也更加激烈。在斗争的过程中,二人也逐渐卷入了元顺帝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政治斗争中。

孛罗帖木儿成了元顺帝倚重的力量,而扩廓帖木儿则成了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倚重的力量。

就在今年三月,朱元璋刚刚灭了大汉之际,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迫使元顺帝下达诏书,解除了孛罗帖木儿的职位。孛罗帖木儿见了此诏书,当即勃然大怒,宣称皇帝遭受胁迫,他绝不奉诏。

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见孛罗帖木儿不奉诏,正合他意,立即带兵亲征孛罗帖木儿,并命令扩廓帖木儿率军一同讨伐孛罗帖木儿。接到皇太子的军令,扩廓帖木儿于五月份欣然领兵前去助阵。

战争一直持续到七月份,双方互有胜负。就在紧要的关头,没想到元

大都守将也速突然宣布归附孛罗帖木儿,并迎孛罗帖木儿入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得不退兵冀宁,而扩廓帖木儿也不得不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河南。

而入主大都的孛罗帖木儿立即被元顺帝晋封为右丞相。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朱元璋瞅准时机,派李善长去联络了扩廓帖木儿父子。此时对于扩廓帖木儿父子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扳倒右丞相孛罗帖木儿,至于农民起义军,眼下他们哪有心思去顾及呀!

恰巧在这种时候,与自己在前线成对峙之势的农民起义军主动来示好,扩廓帖木儿父子哪有拒绝的道理。就这样,扩廓帖木儿父子与朱元璋达成默契,双方互不用兵。

在这里,再插一个题外话。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着实是不好记,其实他还有一个好记的名字叫做王保保。

看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应该都还记得赵敏吧!书中赵敏的原名是敏敏特穆尔,她的父亲正是察罕帖木儿,不过那个“汝阳王”的封号倒是虚构的。书中也提到了赵敏的大哥王保保,正是朱元璋此次派李善长去联络的这个人。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本书后面就只提及“王保保”这个名字,不再提及“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了。

朱元璋与王保保达成了默契,徐达和常遇春也就可以从庐州撤出来了。那徐达和常遇春究竟去了哪里呢?

本来我以为朱元璋要很快对张士诚有动作了,但问了朱老爷子和刘伯温才知道,徐达、常遇春二人同时被派去了西线。

这就让我有些不解了。西线有朱文正坐镇,大汉已被灭,张定边、张必先、邹普胜都已归隐,而且邓愈一路向西南方向用兵,形势发展很喜人。按说西线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只需要搞好民治,稳住局势,剿灭小股大汉的残余势力及各地的匪帮即可。哪需要将徐达、常遇春这两张王牌都派到西线去呢?朱元璋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要用大炮打蚊子?

幸好还有朱老爷子和刘伯温二人为我答疑解惑。

问题就出在了朱文正的身上。

话说按察使李饮冰大人带着几个随行官员、随行卫队及盖着朱元璋吴王印的任命文书,坐着应天特派的官船从应天出发,逆长江而上,在湖口进入鄱阳湖,然后由鄱阳湖入赣江,终于是在六月初抵达了洪都。

李饮冰是朱元璋称吴王后任命的第一位按察使,那可是相当于钦差大臣,沿途所到之处自然是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可是令李饮冰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洪都,一切就大不相同咯!

其实,李饮冰来洪都之前,也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此次去洪都就是奉朱元璋之命,随时监督以洪

都为中心的西边的各级官员,特别是要监督好


状态提示:第611章赵敏的大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