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622章关中乱战
耗,对元大都方面是最有利的。至于南边的农民起义军,那就算了吧,还是先顾眼前吧

就这样,元顺帝对于王保保与关中四大军阀的混战来了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表面上的功夫,元顺帝还是做足了的。

他先是给王保保回了信。在信中,元顺帝先是夸赞了一番王保保,说他为了元帝国的长治久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紧接着,元顺帝在信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劝慰王保保,让他以大局为重,尽量不要与关中四大军阀发生摩擦。要把当前的工作重心放到肃清江淮一带的农民起义军上来,不要干出一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站在元顺帝当时的立场,他对王保保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除了表扬加劝慰,他还能说什么他难道还敢在信中斥责王保保不成毕竟王保保的军事实力现在在元朝内部各集团中排名第一,元顺帝父子手中掌握的元朝中央军都比王保保的实力差了一大截。

而对于关中四大军阀,元顺帝也分别给他们回了信。元顺帝在信中勉励他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掉,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

元顺帝在信中告诉四大军阀,他已经派人给王保保送去了劝诫信,让他要以肃清农民起义军为工作中心。如果王保保不听劝诫,执意要吞并关中的各支地方武装,朝廷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当他们四大军阀的坚强后盾。

最后,元顺帝还在信中鼓励他们四人,让他们四人一定要不忘当初起兵勤王的初心,要精诚团结,守好关中的每一寸土地。要对朝廷负责,要对关中的百姓负责

如果能将元顺帝写给王保保和四军阀的信都收集到一起来看,这分明就是在鼓励他们打内战嘛对于始作俑者王保保,元顺帝不仅不敢斥责其行为,反而是好言劝慰一番,这不是放纵是什么

对于四大军阀,元顺帝让他们在王保保大军进犯时,要守住每一寸土地。并将其上升到对朝廷负责、对关中百姓负责的政治高度,这不是鼓励他们跟王保保开战又是什么

正是因为元顺帝的这个态度,王保保与关中四大军阀从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年初正式开战。这场混战持续了近两年,最终双方谁也没讨到便宜,包括元顺帝在内,也是没有讨到任何便宜。唯一讨到了天大便宜的,就是咱们的吴王朱元璋。

1366年年初,王保保与关中四大军阀的混战正式开打之后,朱元璋终于可以专心地对付张士诚了。

在攻打张士诚之前,朱元璋得开会统一一下思想。什么时候开打怎么打这都是必须要仔细研究的。

四月,朱元璋召回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等人,研究如何灭掉张士诚。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在研究如何灭掉张士诚这个问题之前,朱元璋率先问了徐达一个问题。

朱元璋告诉徐达,虽然咱们与王保保达成了停战协定,但是对于这个人咱们也不得不防。下一步,大军去攻打张士诚,苏北的地盘必须得有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人镇守。那谁来担负这个镇守苏北的任务比较合适呢

众人听朱元璋如此一问,也是点了点头。这与蒙古人打交道还是得“先小人,后君子”,苏北的防守必须得有个人撑场面。

本来朱元璋问徐达这个问题,是想着让徐达从自己麾下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没想到的是,徐达推荐的这个人选是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因为徐达推荐的这个人选是常遇春麾下大将傅友德。

徐达告诉朱元璋,傅友德有勇有谋,当初在徐寿辉麾下时,就已名声在外。前年傅友德随他西征,也立下不少战功,并独自带队拿下鄂西咽喉夷陵。再后来,傅友德又与常遇春、邓愈一同拿下襄阳、安陆等地。如果让傅友德镇守苏北,可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没想到徐达推荐了常遇春的部下,既然徐达把话说到这里了,朱元璋只好顺便征求一下常遇春的意见。

常遇春见徐达竟然将这个为下属谋取立功的机会让给了自己,对徐达也是心存感激。朱元


状态提示:第622章关中乱战--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