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越坡>第九百一十五章 挟持宁王
才在营州迅速开展策反行动,最终是带着七千余人的军队投奔了燕王朱棣。

至此,燕王朱棣的实力是大大增强了。但眼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得立即救援北平,这要去晚了,老巢都被李景隆给端了。

话说,经过燕王的“助力”,曹国公李景隆顺利地从老将耿炳文手中接过帅位。李景隆于是调集了大量军队,号称五十万大军,直扑北平。

十月,李景隆的大军抵达北平城外。李景隆仗着自己兵多将广,立即将北平城给团团围住了。在李景隆看来,北平已是一座孤城,拿下他是迟早的事儿。于是,李景隆也不要什么主动方向、什么佯攻方向了,每天就是招呼麾下兵士对着北平九门猛攻。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也是亲自上阵,率领士兵在城头死守,加上城中还有个运筹帷幄的道衍和尚,李景隆的大军攻了半个月,却是毫无进展。

但是,经过半个月的苦战,北平城中战斗减员可不小,士兵也已经是相当疲累。更让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担心的是,城防的工事也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父亲的军队要再不回援,恐怕真是撑不住了。

一天晚上,三兄弟一起去问计于道衍和尚。道衍和尚当然对目前的战况是了如指掌,他问三兄弟,眼下城内兵士疲态尽显,那城外的李景隆会不会知道?

三兄弟齐齐点了点头,说道:“那李景隆也不是傻子,都开战半个月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道衍和尚笑道:“既然仗打到了这个分儿上,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是城外进攻的一方,你们认为城内的守军下一步该当如何?”

朱高煦嘴快,他说道:“当然是抓住一切可以休整的时间,尽量休整军队、完善防御工事,继续坚守下去。”

道衍和尚点了点头,道:“正当如此!但如果咱们反其道而行之,相信李景隆也绝对不会猜到。”

反其道而行之?三兄弟都是颇为疑惑。

道衍和尚告诉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战斗持续到这个时间段,不光是守军疲惫,攻方更是疲惫。如果这个时候,咱们突然出城偷袭,城外的军队定然不会想到。

出城偷袭?三兄弟眼中是放出了绿光。

“何时偷袭?”三兄弟齐声问道。

道衍和尚环视了三兄弟一眼,郑重地说道:“就在今夜!”

那一夜,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没有让道衍和尚失望;那一夜,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让李景隆终生难忘。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除了留下少量伤兵守城,各自率领数千精锐突然从城中杀出。

正在营中酣睡的明军将士哪会料到城中的守军还会来这么一手?明明已是支撑不住的守军,这会儿哪来这么旺盛的精力,竟然还会主动出城偷袭?

三兄弟率着不足两万人的军队,愣是把李景隆的大营搅了个天翻地覆。天明之后,李景隆同志吸取了经验教训,看样子这扎营也是有学问的,不能离敌人太近,否则容易受到偷袭。就这样,李景隆下令全军都后撤十里扎营。

至此之后,每天夜间,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总会派出小股人马出城溜一圈,其余的人则在城头擂鼓助威,搞得李景隆是夜夜睡不好觉。

夜间受到骚扰的李景隆很生气,为了泄愤,他只有让白天攻城的大军狠狠地进攻。他就不相信,凭着城中那区区两万人,还能坚持多久。

李景隆虽然对迟迟不能攻下北平城有些抓狂,但其麾下还是有不少冷静睿智之人,都督瞿能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一日,瞿能发现张掖门的城墙受炮火袭击,被炸得坑坑洼洼,十分有利于攀爬。于是,瞿能招呼麾下兵士猛攻此门。同时,瞿能组织了大批敢死队员,架着云梯、借着绳索,开始夺取张掖门的战斗。

不得不说,瞿能是个细心之人,是个善于发现问题之人,更是个善于解决问题之人。他的计划很快就奏效,猛攻张掖门的战斗还没


状态提示:第九百一十五章 挟持宁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